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食不过量?

2022年05月27日 06:42:5720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食不过量?

临床上,有一部分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吃得多,饿得快”。

约有一半的糖尿病病人有“吃得多”的症状,表现为饭量比过去大许多,或者明显多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劳动强度的其它人,但仍有饥饿感。其原因就是:糖类利用率下降。病人虽然吃得多,但是由于体内绝对(相对)缺乏缺乏胰岛素的帮助,人进食后,尤其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后产生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身体利用,通过小便大量排出体外。负责饥饿及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感到饥饿。

知道了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结构调整,做到既能合理进食,又能“食不过量”造成血糖波动过大。方法如下:

1.三餐定时定量。进餐的时间相对固定,进食食物的总量相对固定。

2.利用2~3餐的加餐,分摊5%的总能量。避免两餐间隔时间过长“饥不择食”。

3.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杂粮、蔬菜增加食物体积,提高饱腹感。

4.调整进食顺序:喝汤—吃菜—进食主食。

如果饥饿的感觉非常明显,注意监测血糖:一般来说,血糖越高,饥饿感就会越明显。除了食物调整之外,规范用药也相当重要!

曾医生希望上述知识能为你带来些许帮助!

其实不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为了健康都应该做到食不过量!

身体吃太饱首先对胃有伤害,吃多了就增加了胃的工作量,胃会分泌更多的胃酸从而伤害胃粘膜,引发胃溃疡,其次对肠道也增加了负担,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剩下的残渣堆积在肠道,引起肠道疾病,再次还会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并发症,最后食物如果过量,大量血液会去肠胃工作,大脑也会反应迟钝。

正常人饮食过量都会造成这么多不利影响,何况是糖尿病人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食!我妈妈是糖尿病,控制得还可以,3年来总结的经验,仅供参考!

㈠改变吃饭方式,做到细嚼慢咽,

不可过快,刚开始很难适应,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坚持!坚持!再坚持!从每口嚼15下再咽,慢慢适应到25下再咽。时间久了会慢慢成习惯的。

㈡饭减量,每餐小半碗饭,吃不饱就多吃点菜,黄瓜,冬瓜,南瓜,苦瓜,西红柿,各种青菜等等都是可以多吃的,但不要添加饭。

㈢少食多餐,每餐少吃,有时会饿,太饿可以适当吃点燕麦粥(片),饺子,馒头,苹果等充充饥。

糖尿病虽然饮食要注意,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满脑子都想着自己是病人。把饮食控制好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心情畅快起来!适当的运动,快乐的生活,学习艾灸,拔罐,针灸等基础护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肝肾养好了,糖尿病还会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