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有什么糖尿病人可以吃饱又不升血糖的食物推荐?

2022年05月27日 04:16:1038

早期糖尿病,是最好控制的,但必须是二型糖尿病,去医院做胰岛素分泌试验,如果是没有胰岛素分泌的,则是一型糖尿病。这种病只能打胰岛素才能控制。如果是胰岛是分泌与正常或者是偏高的,叫二型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主要是吃了米面制品太多,缺少劳动或者缺少运动,导致体内的糖转化成脂肪,引起脂肪肝,当你的肝脏出了问题以后,对糖的代谢能力减低,血糖会慢慢升高,空腹血糖超过7点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要知道,白面的升糖指数是88%,糯米的升糖指数是86%,白米的升糖指数是83%。血糖的主要来源就是这些主食,如果已经患了糖尿病,还不控制这些高淀粉的主食,吃再多的降糖药也没用,只要你把降糖药停下来以后,血糖又会升高。很多医生认为糖尿病是治不好的,关键就是不注重血糖的来源和恢复肝的代谢能力。其实控制血糖的来源很简单,只吃一点点主食,不够的就用代餐。主食越少,血糖就越低。能够代替主食的食物很多,比如荞麦,燕麦,黄豆,黑豆,花生,绿豆,等等。现阶段最理想的代主食,就是苦荞青稞面条,又方便食用,含糖量又很低,又营养丰富。控制主食的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看血糖的高低,如果血糖是7~10点的,就在原来主食的基础上减一半,如果是血糖超过10点的,就早餐和中午餐减一半,晚餐断主食。不够饱时用蔬菜和肉类加苦荞面代替。如果超过15多点的,三餐断主食,只吃代餐。糖尿病人是可以吃一点肉的,比如鸡肉,瘦肉,鸡蛋等,还可以吃水果,水果要选择糖量比较低的,比如苹果,石榴,李子,桃子,还可以吃一点坚果,比如核桃,十台仁,芝麻仁等。还要多运动。再加上营养素的调,就可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我们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通过饥饿的方法来把血糖“饿”好的,我们还是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来控制血糖,否则,血糖虽然控制好了,但是营养不良了、抵抗力下降了,并发症还是会提早到来的。

所以,我们要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饱腹感。我给大家几点增加饱腹感的建议:

1、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豆腐、腐竹、豆腐干、鸡胸、虾等。

研究表明,食物中每增加1%的蛋白质,热效应会增加0.6%左右,同时高蛋白质食物还能产生更长时间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最长可以持续24小时,所以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比例是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的。

2、膳食中增加菌藻类食物:香菇、木耳、蘑菇、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菌藻类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饱腹感非常强。

3、主食中增加坚果或者杂粮:大杏仁、小杏仁、榛子、燕麦、红豆等。

坚果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特别是大杏仁、小杏仁、榛子等坚果,饱腹感很强,在吃饭的时候吃些坚果,并不会额外增加一餐之中的总能量。相反,有研究证明,如果把大杏仁纳入到一餐当中,配合淀粉类食物一起食用,可以让餐后的饱腹感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到了下一餐仍然会发挥作用,把饱腹效果持续一整天。

红豆、燕麦等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容易产生饱腹感、同时能够减慢食物在胃的排空速度而保持更长久的饱腹感。

4、细嚼慢咽:细嚼慢咽不仅可以减少进食量,增强饱腹感,还能在降低肠胃负担的同时,提高食物营养的吸收率,也有助于保护牙床。

5、合理进餐顺序:先吃体积大的,后吃体积小的;先吃液体的、再吃固体的;先吃低热量的、再吃高热量的。蔬菜属于体积大、热量低的食物,应该放在前面吃;汤类容易产生饱腹感,可放在餐前喝;肉类的热量偏高,可以放在后面吃。通过调整进餐顺序,可以在摄入较少能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强的饱腹感。

6、少吃脂肪和甜味剂含量高的食物:同样体积比较,食物中添加脂肪和糖都降低饱感,同时还会促进食欲。

希望如上六点能让糖友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具有饱腹感,同时也能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