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颈椎病,推拿治疗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型治疗比较稳妥。
一。颈型颈椎病。
早期以颈项痛部疼,反复发作为主,逐渐颈项部疼痛,延及上背肩部,头颈部,不能仰俯,旋转,个别人伴有眩晕或偏头痛。
治法:按揉肌痉挛处,和穴位。
1.先按肩部一指禅推法,先推健侧再推患侧。
2.滚指颈肩部,以充分放松肩部肌肉。
3.弹拨按揉颈项部肌肉,重点在肌肉痉挛处,按揉弹拨条索状反应物。
4.拿肩井,拿颈项部。
5.颈部斜扳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持续一侧或两侧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亦可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当颈部疼痛及复压增高时,症状加重。有时患肢及手握力减弱,手中持物有忽然落地现象,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治法:
常规手法加按揉天宗,点按上肢穴位,滚上肢,搓抖上肢。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颈项肩部拿法。
3.滚颈项肩部。
4.摇颈椎。
5.颈部定位扳法。
增加下列手法:
按揉天宗穴
滚上肢 3-5分钟
按揉上肢穴位 曲池穴 手三里穴 外关穴 合谷穴 落枕穴
搓抖上肢三遍 扦抖上肢一分钟
拨伸五指。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作时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每于头部后伸或转动到某一特定方位时出现。甚至有摔倒,头部沉闷,视目不清,偶然双目发黑,肢体麻木。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拿五经。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指项肩背部。
3.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4.拿肩井,颈项肩部。
5.开三门一分钟。
6.推坎宫一分钟。
7.按揉太阳穴一分钟。
8.揉眼眶一分钟。
9.运耳轮半分钟。
10.扫散颞部半分钟。
11.拿五经五遍,从头向外。
12.颈部定位扳法。
四.脊髓型颈椎病。
初期颈部仅有轻度异样感觉,或完全没有症状,一侧或双侧上下肢有疼痛,麻木,发强,无力等症状。大多先发生于下肢,然后发展到上肢,部分病人出现胸闷或腹部束带感。行走笨拙,甚至四肢瘫痪,二便失禁。
治法:
常规手法减颈椎扳法和摇法,加滚拿四肢,颈部拨伸。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背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滚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用滚法,沿上肢治疗,上下往返三次。
5.拿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拿患肢肌肉,从上到下往返三次。
6.滚下肢,上下往返三次。
7.拿下肢,从上往下,往返三次。
8.颈部拨伸。
五.交感型颈椎病。
项枕部疼痛,或偏头痛,目眩,伴耳鸣,心悸,感觉过敏,眼胀,咽部不适。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擦背部,按揉背腧,擦胸胁,推桥弓。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5.开天门。
6.推坎宫。
7.揉太阳。
8.揉眼眶。
9.运耳轮。
10.扫散颞部。
11.拿五经。
12.颈椎拨法。
13.擦背部2-3分钟。
14.按揉肺俞,心俞,膈俞,三焦俞。
15.横擦胸胁2-3分钟。
16.推桥弓,自上而下20次。不可同时操作两边。
注重事项:
一.颈椎结核,肿瘤等,禁用推拿手法。
二.手法要均匀,柔和,深透,切忌暴力。
三.扳法要严格把握分寸。
四.脊髓型颈椎病,慎用推拿。禁用颈椎扳法,和摇法。
五。配合牵引、针灸、现疗,以加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