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做支气管镜检查有什么风险?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吗?

2022年05月25日 02:52:3823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但是支气管镜往往并不是仅仅适用于检查,而且在治疗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呼吸介入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镜下进行冷冻、切除、支架置入以及近距离的放疗,光动力活疗等等。

支气管镜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展到电子支气管镜的阶段,应用非常广泛。相比以硬质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优势非常明显,操作更加人性化,图像更加清晰,病人痛苦也较小。

但是支气管镜检查毕竟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也就是有创性的检查,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也就是说,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1、缺氧或低氧。一根管子伸入气管,肯定是对气道有一定的阻塞作用的,所以出现缺氧或低氧的情况都是可以预见的,这种发生率比较高,但是大多数都比较轻微。绝大部分人仅仅感到稍微的胸闷或者气逼,而且这种情况通过吸氧可以得到改善。绝大部情况下是可在耐受的范围之内。

2、鼻出血。通过鼻腔插入的情况下,可以对鼻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如果有鼻炎的情况下可以从口腔插入,可以避免鼻出血的并发症。

3、麻药过敏。这个主要以病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发生率也并不高。

4、咯血。有些咯血是病人本身存在的,只是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会加重这种情况。而由支气管镜所引起来的咯血,大多数比较轻微,多表现为痰中带血。

5、感染,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这些并发症大多数已操作,不规范有关,比如消毒不严格,操作比较暴力,麻醉不到位等有很大关系。

6、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食管-气管漏(气管和食管相通了)、气管穿孔、大咯血、死亡等,发生率大约在0.13‰左右。

因此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操作熟练、应用得当、规范,同时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风险。

所以,也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宜做支气管镜,掌握指征很重要,比如生命体征极不平稳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大咯血的、恶性心律失常、不可纠正的呼吸衰竭等,这些病人往往是一种极危重的状态,不要说做有创的检查,很多无创的检查,都需要权衡利弊进行。

总之,支气管镜检查,尤其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一般对病人的痛苦比较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只要规范操作,积极的预防并发症,风险还是很低的,绝大多数病人都可耐受。

自由呼吸,健康生活,我是呼吸科笔墨医生,更多健康科普知识,敬请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1)呼吸养生法什么病人不能做:

支气管镜检查是用于诸多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有以下禁忌症的人来说是有风险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采取的检查治疗措施,存在以下六种情况的人不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

1.对麻醉药物过敏以及不能配合检查治疗的人。

2.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频繁发作心绞痛的人。

3.全身状况极度衰弱不能耐受检查治疗的人。

4.存在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无法控制的出血倾向的人。

5.检查治疗会导致主动脉瘤破裂危险的人。

6.最近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高热、哮喘发作、大咯血的人需要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与被检查者的身体状况、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关,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是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处理和尽量避免的。

1.喉痉挛:这种并发症大多是麻醉药所致的严重反应,也会在给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插镜时发生。除了喉痉挛以外,还会出现抽搐、呼吸抑制,甚至心搏骤停。为了防止这类并发症的发生,检查治疗前一定要掌握因为禁忌症。对有基础疾病的人最好在氧气吸入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2.低氧血症:一般认为大多数被检查者会出现插镜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下降的幅度一般在10mmHg左右,操作时间越长,下降的幅度越大。低氧血症会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跳骤停。

3.检查治疗过程中出血:凡在检查过程中施行了组织活检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出血,也有因细胞刷检后局部黏膜刷破出血或因插管中剧烈咳嗽而诱发出血的情况发生。少量出血,可自行或经局部注入止血药后停止,大出血时除经纤维支气管镜及时负压吸引外,还需要局部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或稀释的凝血酶,出血不易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出时应及时换气管插管或金属硬质直管支气管镜吸引,并及时采取全身的止血药物治疗。

4.气胸:这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肺组织活检引起的,发生的较少,也有少数发生在气管腔内直视下活检时。必要时需胸腔闭式引流处理。

5.术后发热:发生的不多见。有时候会继发肺部细菌感染、菌血症,甚至术后出现致死性败血症。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