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60岁,生命已经剩下二三十年,身体好是幸运的,身体欠佳,如果儿女还不孝顺,则晚景是凄凉的;60多岁的人,如果是国家企事业单位的,有不菲的退休金,养老金,钓鱼、打牌、溜弯、旅游、养生一并进行,晚年生活惬意自在;60多岁的人,若是农民,经济条件不好,身体能凑合,还要打工、种地,继续劳心劳身,去寻找生活。
人过了60岁,生命一天天的减少,不管是哪一种情形,自己的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到底该怎么过,农提人神认为:
60岁在古人的眼里是耳顺的年纪,即有得过且过的意思。其实,人到了60岁活得并不轻松,总会瞻前顾后。太过于惦念和思忖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这样反而会变相的增加自己的心理负荷。
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定位,特别是60多岁的人,身体大不如前,收入基本缩水,就是经营了多年的话语权,或被剥夺,或失去效力,还讨人嫌。与其让自己不开心,还不如敷衍于生活琐事,宽容大度于生活。不去特意计较孩子和亲人的说法和做法,姑且相信他们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只待结果,也少了一份抱怨和牵挂。不要一味地认为他们都是对不起自己,要知道,自己已经是老人了。60多岁的人,儿女都三四十岁了,不放心也要放缓了心。儿女自有儿女福,哪有要操心一辈子的可能。如果自己想开了,心里就舒坦了,不给他们添乱,多陪伴一天就是儿女的幸福。
有一点个人作为,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为心伴。有空了可看看书、学着上网、带带孙子、接接孩子、找人聊聊天、晒晒太阳,种点菜、养养花、喂鸡喂猪等等。即使是在打工、在种地,有空了也可以转一转,融入到大伙之中,说说话,拉拉家常,不要被劳累而颓废了自己。
年过60岁的人应该懂得去看清自己脚下的路要怎么去走,做一个温和的人,不执拗,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喜爱、可爱的人。
人过六十岁,已是“耳顺的年纪,应该活得很通透了。如何过好以后的生活,我的体会是,当好“三好老人。
一是好心肠。所谓“好心肠,就是怀有一颗善良之心。人老了,别的能力没有了,但善心不可以没有。要心存善意,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对社会,做一个和善老人,别人让坐,说声“谢谢;有人问津,热情指点;言行举止,体现善意;街头巷尾,爱心满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善待这个社会,善待每一个人,人家也会善待你。自己在这个到处充满善意的社会中生活也会感到舒心。对家人,要做个慈眉善眼、慈言善语的慈祥老人,用自己的善心感染每个家庭成员,赢得家人的尊重。
二是好心态。有人说:“人到老年最危险的倾向是被往事过分吸引,整日对过去的岁月追悔莫及。退休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就要学会超脱,做到“三个忘记:忘记过去,忘记恩怨,忘记年龄。一切重新开始,说不定还能活出另一番景象。
三是好身体。有了上面的“两好,一般情况下,身体也差不到那里去。即或有个小病小灾,只要有上面的“两好垫底,身体也会好起来。有了好身体,晚年的生活就好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