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利卫大夫是怎么治疗眼睑痉挛的?
眼睑痉挛,多与肝风内动有关,或者外受风邪所致。中医治疗眼睑痉挛,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常用方剂是芍药甘草汤缓解痉挛,甘麦大枣汤调节内分泌,全蝎蜈蚣是止痉散,用此三方加减治疗眼睑痉挛。还可以使用针灸治疗,取穴:风池,翳风,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百会,上星,双太阳,合谷,在痉挛的眼睑上隔2-3mm,吊针治疗。还可以使用耳穴治疗,取穴:肝,脾,内分泌。1日1次,两耳交替使用。
二、蜂房的作用
蜂巢蜜巢蜜俗称“蜂窝”,是经蜜蜂酿制成熟并封上蜡盖的蜜脾,由蜂巢和蜂蜜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成熟蜜,也称“封盖蜜”,它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比普通蜂蜜要高得多。它具有花源的芳香、醇馥鲜美的滋味。由于巢蜜未经人为加工,不易掺杂使假和污染,较分离蜜酶值含量高,羟甲基糠醛、重金属含量低,所以是比分离蜜更高级的营养性食品。蜂巢蜜巢蜜含有丰富的生物酶、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同时集蜂胶,蜂王浆,花粉,蜂蜜,幼蜂为一体,具有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为蜜中之极品。
蜂巢蜜和普通蜂蜜的区别 蜂巢蜜是连蜜带巢一起食用的蜜蜂巢脾。它不仅含天然成熟的元蜜,还含蜂蜡、生物蜂胶等天然营养成分。食用起来甘甜爽口、蜜味香浓,长期食用还具有多种医学保健作用。
蜂巢蜜的卫生问题 经专业检测,巢蜜里的细菌总数比国家标准还低10倍,重金属含量也比国家标准还低4-10倍。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有利于人体健康和身体保健。蜜蜂本身是很讲究卫生的,有专门负责卫生的蜜蜂每天勤恳的工作着,蜂箱里决不允许有杂质和污秽物,更不可能有草根、枝叶和泥土。且蜂蜜和蜂胶本身就是消炎杀菌的,具有保鲜和消毒作用,其卫生程度尽可以放心食用。至于激素问题,含激素的是蜂王浆,蜂巢蜜不含王浆,所以并不含激素。
蜂巢蜜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于营养保健的早起空腹嚼食30克即可
2、用于治鼻炎咽炎等的话早起空腹或晚上睡觉前食用,小孩子用量减半 。含一块在嘴里慢慢吸蜜,跟吃糖一样,吸完蜜,嚼一会儿蜂巢,以嚼食两分钟为宜,吐渣,渣是蜂蜡,吞下去不易消化。如果吃了少量下去,也无害。
3、小孩子止咳:蜜:醋=1:1,可适当加些冷开水,减少酸度。
4、有胃病,胃酸过多的饭前食用,可以帮助减少胃酸,胃酸过少的饭后食用可以帮助增加胃酸。
5、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过敏,引起胃部不适,是因为巢蜜浓度高,蜂蜜里的生物碱引起的,出现症状立即喝醋,过一会儿就好了,有过敏的人就不要吃了。也有极少数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停了就好了。另外请不要和葱,韭菜,鲫鱼,豆腐同时食用。如果正在服用其它药物,请隔一小时再食用蜂巢蜜,以免引起反胃。
蜂巢蜜的功效 1、巢蜜的保健作用:巢蜜具有高热能、抗菌消炎、养肺润肠、解毒护肝、益脾养肾、强行造血改善睡眠,促进组织再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功效。
2、巢蜜的美容作用:巢蜜具有润泽皮肤、营养肌肤、清洁皮肤、除疤祛斑、养颜美发、保青春抗衰老等功效。
3、巢蜜除于普通蜂蜜有同样的成分和作用外,还具有蜂蜡和少量的蜂胶,常吃巢蜜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减缓并清除口腔溃疡和肿痛,还可以预防鼻炎、肝炎、便秘。饮酒后嚼服,有解酒、护肝、润肺等特殊功效。
4、提升人体免疫能力,对女性有丰胸美容(通过内分泌调节作用)良好的妇、幼保健品。巢蜜能改善孕、产妇的健康,促进胎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的健康和智力水平。巢蜜能增加噬细胞的吞噬率,抑制和杀灭多种癌细胞,是肿瘤病人的放疗的良好辅助用品。
三、马钱子有毒吗?
马钱子有毒。
1、马钱子介绍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别名有番木鳖、乌鸦眼、苦实、马前、牛银等。本品无臭,味极苦,有大毒。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
中医在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等病症时常配伍使用马钱子,然其性大毒,不当使用易引起中毒。
2、中毒机制
马钱子中主要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主要是神经系统毒性。
其中毒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番木鳖碱阻止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破坏,乙酰胆碱潴留于组织内,致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中毒量的番木鳖碱能使大脑皮层发生超限抑制,引起脊髓反射性兴奋的显著亢进和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窒息死亡;马钱子碱极大剂量时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呈现箭毒样作用。
四、请问脆蛇的作用?
【别名】金蛇(《本草拾遗》),地鲜、蝎蛇(《岭表录异》),银蛇(《开宝本草》),金星地鳝(《本草图经》),金星鳝(《圣济总录》),片蛇(《滇略》),蛇蜥、无脚蜥(《动物学大辞典》),碎蛇(《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
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的全体。春、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或置锅内用微火炕死,然后盘成圈,以竹签插住,再用微火炕干。
云南蛇蜥与上种形状相似,主要特征为吻鳞与单片前额鳞之间有鳞片3枚。同等入药。
【原形态】外形似蛇,全长约40厘米,长者可达60厘米以上。全身被覆瓦状鳞片;体两侧自颈部至肛门间各有1纵沟。四肢退化,仅有肢带残迹。头部背面覆有大形鳞片,颊上鳞大小相似;吻端钝,吻鳞与单片的前额鳞之间有鳞片2枚;眼小,形长,有能动的眼睑,耳孔小,几与鼻孔等大。背鳞14~16行,中央的8~10行具棱,相连成明显的纵直棱延至尾部;腹鳞10行,光滑;尾极长,约为体长的2倍;尾易断,断后能再生。尾部腹面的鳞具棱。雌性背面正中10余行一般为棕色,头部色深,体尾两侧为紫色,愈向外色愈浅,直达尾端;腹面色浅。雄性及幼体或有黑色斑点,或有蓝色横斑。
【生境分布】生活于竹林和草丛中,多穴居,冬季多筑巢冬眠;以蜗牛、蚯蚓等为食。8~9月间产卵。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脆蛇多已盘成圈状,直径约6~10厘米。蛇的背面棕黄色或缉褐色,有光泽;鳞片不太明显。具有方格形的网纹,并有黑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带有篾片夹持时遗留下的痕迹,腹侧面各有1条凹沟。头部呈三角形,尾部细尖,或短促。体轻、干脆、气微腥。大者身短粗壮,色泽较深:小者瘦长,尾部尖,背面色泽较淡。以条匀、无碎断、气腥不臭、有光泽者为佳。
【炮制】去头,切段,焙干用。
【性味】
咸,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半。
②《开宝本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咸,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散瘀,祛风,消肿,解毒。治跌损折伤,大麻风,痈疽肿毒。
①《开宝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
②《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③《纲目》:疗久痢。
④《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⑤《滇黔记游》:接断骨。
⑥《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疠。其骨醋磨,围肿毒。
⑦《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注意】《四川中药志》:无风湿瘀血凝滞及孕妇忌用。
【附方】
①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研末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薢。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久痢:金星鳝(醋炙)、白矾、铅丹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米饮调下,食前。(《圣济总录》金星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