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求推荐相关中医书籍.

2021年11月14日 14:47:47102编辑

好评快到我的碗里来!

保健类书籍比较好推荐,但是中医类的书籍我也会推荐你,但是只会推荐书目(中医理论很枯燥,什么望闻问切看着就想睡觉)

保健类书籍推荐:

《求医不如求己》中里巴人的书,这套书的主要特点是、给你渗透一些中医的理念、讲解一些中医的知识,如;阴虚的人如果补阳,就是火上浇油,阳虚的人如果补阴就是雪上加霜,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如;有的人血虚,有的人气虚,有的人气血两虚,有的人阴阳二虚,有的人气血阴阳具虚,这就是说;人的体质不同,养生的方法也不同。当然,您要是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再看这些书时或许会感到如饮甘露,如果您对中医知识一无所知,读这些书时可能有些难懂

《不生病的智慧》一书的作者是位女性,她们养生的特点是,强调养血的重要性,这是根据她们自身的生理特点得出的,当然这也是对的,本书还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食物的属性,以及禁忌的原因,这套书的观点也是很有借鉴的,值得一看,我的观点是,养生的书都可以看,他们各有所长但不能照搬照抄,因为人的体质是有差别的,如:胖子和瘦子,胖子一般的体质为阳虚气虚,瘦子的一般体质为阴虚或阴虚火旺,所以养生的方法就不一样,胖子要补气补阳,瘦子要补阴补血。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养生方法要各取所需。

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大多都是注重身体自身的使用和顺应自然规律。其实,这类书有空可以多看几本,融汇贯通,反而更容易理解和辨别,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着重选择一些方法并坚持一段时间,包括食疗、穴位、经络、音乐疗法等。我的最大收获是从这些书中了解到了身体自身所具备的识别、警告、自我修复功能,以及如何让机体保持它应有的状态,还有就是逐渐养成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即使身体哪里有点不舒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和着急了,因为偶尔感冒、发烧其实也未必是件坏事。平时养成养生的习惯,相信会受益一生。

名老中医特效养生妙招:为自己开方

这是一本六代祖传名中医“阎仙”亲传弟子、全国中医优秀专家王新志教授手把手教您为自己的身体开方的养生图书。本书讲述了:一、1种身神同补,万病难敌的祛病养生之道。二、药到病除的30多种常见病家庭自助中药疗法,如送给父母的“去寒泡脚法”、最快修复骨质疏松的“壮骨法”、补肝壮肾的“青娥丸”等。三、30种简单的养生保健功法,如有效调治顽固性失眠的“意念导引术”等,让您“举手投足”皆可治病。四、从多位名老中医处挖掘整理出的15种食疗补益良方。五、15种招招见效的调病养生法,如轻松消除咳喘的“手运八卦”、有效稳定血压的“内关按摩术”;六、1份集纳本书祛病养生精粹的《常见病家庭自助疗法一览表》。

时尚养生的渊源:空腹健康革命

现代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亚健康”症状,甚至染上了一些永远也无法痊愈的慢性病。但这些现象,现代医学却无法完全解决。此时,你可以尝试一下断食,让身体发挥自身的力量去治好自己

多余的我就不推荐了,毕竟贪多嚼不烂

而中医理论的书籍,我也推荐你几部

1)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是从最基本的中医哲学开始讲起的)

2)中药学(介绍常用的三四百种药物包括你上面提到的冬虫夏草什么的)

3)方剂学(介绍经典的一些方子)基本上这三本书看下来,你对中医中药就有个差不多的了解了!

为了证明中医理论的枯燥,我也上传一张图给你看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12经看着就想打盹

我也不建议你看保健书建议你看看,《神农本草经》了解人体的 五脏 六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症状了解中药的归经功效,四性五味,升降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