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冲咖啡粉才好喝
1、水温:开水倒入凉的手冲壶基本就是95度左右,这时候去磨豆子(我用电磨,手摇还是先磨好……要不水就成凉白开了)就像DIMLAU说的,95度开始闷蒸,冲的时候壶里水90度上下就可以开始冲了,基本上水温一直处于合适的状态,没温度计也不用愁。
2、粉水比例:懒得了解金杯的请直接看黑体字。引用傻瓜版金杯法则(暂时以美国版金杯为准,基于近万份随机取样调查获得的美国黑咖啡饮者喜爱的平均浓度值与平均萃取率区间),数据为浓度1.15%~1.35%,萃取率18%~22%。傻瓜版的话那么我们能控制什么?粉水比例~,SCAA金杯法则的中点推荐冲泡比例是1:18.18,SCAE中点1:16.6666666但由于冲煮手法的多样性,而且当现代精品咖啡的趋势烘焙度普遍不深(不易萃取)或者说更注重酸甜的前段风味的提取(倾向于低萃取率),比如说bypass的使用(大粉量萃取前段风味后注水到适宜浓度)所以在平均手法上萃取率都不足,因此推荐使用1:16(1g咖啡粉对应16ml水),在这个粉水比例下,萃取率偏低也更容易达到1.15%~1.35%的浓度。
3、闷蒸:第一个部分闷蒸其实结实让水充分接触咖啡粉 ,排出气体,浸润咖啡粉以方便之后的萃取。所以没小棒?有提拉法,不会提拉法?你看上去充分打湿了咖啡粉就好。日系冲泡会有什么闷蒸到只有一滴滴下来,或者完全不滴下来又充分浸润,告诉你没有用,科学上讲就是粉水充分接触就可以。BUT,不要让水留下来过多,由于气体旺盛的排放,闷蒸的水量很难萃取到咖啡中的水溶物,闷蒸滴落的太多就意味着能正常萃取的水量减少。
4、分段萃取:其实就是注水嘛,视频里这种主要依靠浸泡法萃取的主要变量是研磨度和浸泡时间,注水只需要注意确实让咖啡粉处于浸泡状态即可,画圈圆不圆,水流细不细都可以忽略不计了。20g粉左右所以我们只需要把萃取的总时长控制在两分半到三分钟,一般萃取率就不会偏颇太大,期间到底是马步注水还是倒立注水也就了…………细说起来内容太多,实验数据可以做一个参考值。CBC冲煮学院的实验数据60g咖啡粉对应1000ml水的冲煮实验发现对应的冲煮时间为4~6分钟最佳(无闷蒸)因为手冲的扰流能力一般低于实验的美式滴滤机,所以推荐区6分钟作为参考时间。那么比如我冲400ml水参考值就是6分钟X0.4=2分24秒。比如使用400ml水冲煮24g咖啡粉(SCAE金杯中点比例)闷蒸后,在2分24秒均匀注入剩余的水量水基本就可以中在金杯范围内。
二、ILLY浓缩咖啡粉应该怎么喝??一次应该冲多少?怎么冲?为什么我冲了之后还会有残留的颗粒?
要用咖啡机和咖啡壶加工才能喝,不是泡的
三、咖啡该如何泡
1)、注入适当的开水于下杯(烧瓶)中,每杯约150ML,由于咖啡粉会吸水故宜放多一些(每杯约180ML即可)
2)、将滤布固定于上杯的下方,新滤布在使用前应用咖啡渣煮一次。
3)、烧瓶中的水烧开以后,插入上杯,使开水流升入去,
4)、在上杯中加入少许冷开水,让开水降温至90度
5)、加入咖啡粉并以木匙搅拌让咖啡粉与开水充分融合,
6)、搅拌后静置焖煮45-60秒,然后熄火,使咖啡流回下杯。
四、咖啡粉怎样泡咖啡好喝
控制咖啡粉的粗细、份量、水量及冲泡方法用新鲜的咖啡豆现磨现做咖啡,风味最佳。制作一标准杯咖啡(约4~5盎司)需12克咖啡粉。一般酸性豆粗磨,苦味豆细磨。制作淡咖啡时,可以磨粗些,做浓咖啡时,咖啡粉磨的要细,投料比也相应增加。冲泡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方式是将咖啡粉放在滤袋中直接以开水冲泡,这种方法制出的咖啡可以保留泡沫细腻的咖啡油(好咖啡的标志之一),但酸味稍重。如果用咖啡壶冲煮,注意不可以用矿泉水,煮的时间不要太长。另一种常见的虹吸法,需要用专门的器具,虹吸法制出的咖啡酸度较轻,但没有咖啡油。 温杯是好咖啡的先决条件 对于一杯完美的咖啡而言,温杯至少占了20%的功劳。无论咖啡煮得多么好,只要倒入一个冰冷的杯子里,咖啡的温度立即降低,香气也抵消过半。而事先把咖啡杯温杯,咖啡倒入后不但热度得以保存,而杯子的温度更适于酝酿香气,使咖啡的香味完全释放出来。 温杯的方式有多种,可放入烘碗机温热,也可以放在热水槽中浸泡,或将热水倒入杯中烫热。 搅拌咖啡讲究手法 品味纯咖啡,近乎品茶。先闻头香,然后吹开咖啡油再轻啜一小口,这便是咖啡的原味,之后再随个人喜好加入糖、奶。标准的搅拌手法是将匙立于咖啡杯中央,先顺时针由内向外划圈,至杯壁再由外向内逆时针划圈至中央,然后重复同样的手法。这种方法令咖啡质地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