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假酸枣仁怎样区分 酸枣仁的吃法
酸枣仁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酸枣、酸枣核、酸枣子、棘仁、棘实、棘刺实、樲仁、樲枣仁、樲枣实、野枣仁、山酸枣仁、调睡参军、刺酸枣。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1、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 2、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 3、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3-5g;或入丸、散。 酸枣仁又名枣仁、山枣仁、酸枣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主产于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其性甘、酸,平。入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酸枣仁是全部来源于野生的品种,以产于太行山麓河北邢台及同区域的酸枣仁质量最佳,由于受产量的限制,酸枣仁价格几年来涨幅很大,因此市场上用理枣仁、枳椇子伪充酸枣仁使用,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 酸枣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或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状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伪品 理枣仁为鼠李科植物滇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4~8毫米,宽4~6毫米,厚1~3毫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光泽,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黄色或棕黄色斑点。一端宽而圆钝,另一端渐窄,呈拱嘴状。味酸,带油腻性。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直径3~3.5毫米,厚1.5~2.5毫米,厚1.5~2.5毫米。表面棕红色、棕黑色或绿棕色,有光泽,平滑或可见散在的小凹点,顶端有微凸的合点,基部凹陷处有点状种脐,背面稍隆起,腹面有一条纵行隆起的种脊。种皮坚硬,不易破碎,胚乳乳白色,子叶淡黄色,肥厚,均富油性。气微,味微涩。 总体看酸枣仁正品个体大,颜色紫红或紫褐色、发亮,而理枣仁、枳椇子个体小,颜色和酸枣仁差异大,这都是鉴别的主要特征。
二、野山枣有什么好处
意见建议:您好,野山枣即酸枣,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主要用于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病症的治疗,此外,还有一定的滋补强壮功效。
三、酸枣仁的真假鉴别
酸枣仁
真品: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 mm,宽5~7 mm,厚约3 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较平坦的一面,中问有一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凹陷的一端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伪品: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滇刺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卵形,长4~8 mm,宽4~7 mm,厚约2 mm。腹面较平坦,各个边缘隆起,中间纵线纹不明显,背面微鼓。表面棕黄色至棕红色,有光泽,有的具黄褐色斑点。种皮硬脆,剥去种皮可见淡粉色或类白色的略呈胶质状的胚乳;子叶2,淡黄色,油润。气微,味淡。
四、南酸枣果核有什么功效?
其具体的功效与作用如下: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酸枣仁不但可以做粥,还可以做汤,甚至用来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