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习俗吃粽子,肠胃不好要忌口
包粽子少不了粽叶,粽叶也有南北之分。北方用芦苇叶,南方大多用竹叶,有些地方用荷叶,这些叶子都有不同的药用功能。如:
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
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因此被粽叶包裹的粽子也被营养学家称为“天然绿色食品”。
然而,粽子大都用糯米做成,粘度高、难消化,而且几乎没有纤维质,脂肪含量也高。因此,粽子美味,不可贪食。
此外,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
2、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就比如说一颗裹蒸粽,热量就有1000大卡,成年女性吃了半个裹蒸粽就相当于摄入了一天的1/3的热量,加上内馅多为胆固醇较高的食材,对于部分慢性病患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粽子搭配茶水和蔬果
在吃粽子的时候不要沾酱料吃,要搭配蔬果来吃,可以平衡肉粽里所含的油脂,也能补充营养素,达到健康均衡的饮食。在吃了粽子之后,可以喝些茶水,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而茶叶中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乌龙茶的效果都不错。
粽子最宜趁热吃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如果是自己动手做的粽子,最好是趁热吃。包粽子的时候要选择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可能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保障。
3、糖尿病人忌吃粽子
肉粽的蛋白含量较高,但大量的脂肪,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豆沙粽、小枣粽、八宝粽等。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