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三阶段的养生方法:
一、初秋:防湿热为重
初秋时期,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可多吃清暑祛湿的食物,如黄瓜、豇豆、西兰花、鸭肉、莲藕等。
药膳:葛根荷叶瘦肉汤
猪瘦肉250克,鲜葛根250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
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二、中秋:养阴要防燥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此时特点为燥邪当令,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药膳:洋参荸荠饮
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三、晚秋:防燥兼防寒
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
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
药膳:鲫鱼汤炖甲鱼
甲鱼一个、鲫鱼3条、火腿片、香菇片适量。甲鱼洗净焯水后放入炖锅中,加入火腿片、香菇、姜蒜;鲫鱼洗净后,锅内加猪油,将鲫鱼过油煎,加水、姜葱,用大火煮至浓白;将鲫鱼汤倒入炖锅中,同甲鱼继续煎煮一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
甲鱼有滋阴凉血益气的作用,在秋冬时节吃甲鱼,对身体有补益。
秋天洗脚,肺润肠濡
中医保健理论关于一年四季沐足有记载: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我国民间谚语也有天天洗脚,胜过吃药之说。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喜欢睡前泡脚,长期坚持,他曾作诗: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夜眠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这些诗句论述了泡脚的益处。
因为足浴能促进血液循环,脚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故古典医学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特别是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足浴是极好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