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以调节呼吸来养生

2021年06月13日 18:15:2960编辑

在如何进行健康呼吸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婴儿学习。婴儿就是利用腹部呼吸的,我们睡觉和完全放松时也是腹式呼吸。而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是“胸式呼吸”的浅呼吸方式:浅浅吸一口气,在没有呼吸完全时,马上接着 ...
在如何进行健康呼吸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婴儿学习。婴儿就是利用腹部呼吸的,我们睡觉和完全放松时也是腹式呼吸。而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是“胸式呼吸”的浅呼吸方式:浅浅吸一口气,在没有呼吸完全时,马上接着又吸入下一口,一呼一吸之间只用到肺部1/3的机能,肺部的近70%在休眠。这倒和我们如今的生活气质颇有几分相似,常常行色匆忙而又浅尝辄止。但你知道吗,长此以往,我们的大量肺叶细胞因闲置不用,呼吸能力也会降低到1/3,肺机能会逐步退化失去活性。所以为了有效发挥呼吸带动的氧气运输及淋巴排毒的能力,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利用肺部进行深度而完全的呼吸。


我们先来试着做一组练习,躺下然后全身放松——


1. 吸气,腹部鼓起,使空气进入肺部,吸气再吸气,最大程度打开你的胸腔,可以将手放在肋骨或腹部上感觉那种向外扩张感。


2. 现在开始呼气,收腹,利用腹部肌肉将空气徐徐吐出,慢而均匀。


3. 尝试掌握某种频率:1拍吸气,停4拍,2拍吐气。以呼气是吸气时间的2倍,来持续进行这种呼吸训练。


为什么要以吸气时4倍的时间来屏住气?因为吸入氧气后,血液必须有一定时间将氧气完全吸收,并形成体内循环,而淋巴系统也在此时得到充分活化。那为什么又要以比吸气时多1倍的时间来呼气呢?原因是吐气时,正是淋巴系统充分排毒的时候。所以我们提倡又深又长地尽你所能吸气,同时给氧气一定时间运行周身,呼气则以吸气的2倍时间来完成,得以实现淋巴排毒,这就是健康的“腹式呼吸”。
唱歌或学习吹奏乐


唱歌就是一种很好的腹式呼吸运动。歌唱家的呼吸方式就较平常人来得健康和完全。用“气”唱歌,声音才能收发自如,而且传得远。歌剧和咏叹调,尤其强调‘气’的作用。为了获得“气感”,增强肺活量,初学声乐者会以模仿“吹蜡烛”方式练习吐气的力量,或以发出‘咝’声的方式持续而缓慢地吐气,使腹腔均匀扩张,达到锻炼肺活量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腹肌一并得到锻炼,紧实而不松弛。


拥有充足的气,才能吹奏到位。充分利用肺部,吐气尽量吐尽,吸气又要吸足。呼与吸的停顿之间要有意识憋气,憋得越久吐气就越彻底,从而使吸气越充分。演奏家在长期的演奏生活中,几乎都是有意识提升自身的肺活量,很多人也会利用深度呼吸来缓解演奏前的紧张情绪。总之,如果想放松,就延长呼气时间;如果想恢复活力,就延长吸气时间。
专门调节呼吸的运动


肺部好比一块肌肉,必须不断受到刺激,才能发挥它的潜能。平时呼吸只用了不到30%,长期不用的70%可能就废掉了。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无氧代谢”,就是在训练中以最大能量消耗体能,呼吸会一样跟不上,达到无氧的临界点,而一旦坚持,过了临界点,我们的呼吸能力就得到提高。这叫先行破坏,然后在破坏的基础上提升,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具体情况,可因人而异。比如设定100米,先拼命跑,达到身体极限,再放松慢跑一阵,随后再100米快速跑,继而慢跑,如此循环,不断刺激肺部,达到强健的目的。


我们知道,瑜伽也是一种帮助我们学习控制呼吸的运动。我们的身体需要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强壮,也需要柔韧。如力量型呼吸,即是有意识地以强壮的呼吸提升身体气流与血液的运转,相当于‘热身’运动;而平静型呼吸,如冥想时运用的,则强调节奏缓慢,想象你在一个大氧吧中,尽情品尝空气的甘美,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空气中充满能量,而呼吸则是将这种能量运用至身体,使之帮助我们输送养分。起初,瑜伽练习者必须强迫自身有意识地深度呼吸,而练习一段时间,有益的呼吸方式已经成为习惯,根本不必刻意为之,人也会感觉沉静而平和。
呼吸带来情绪健康


缓慢而深沉的呼吸,如果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则是一种静养的艺术。就像太极与气功之道——“气沉丹田”,讲究的是呼吸中气息的深、匀、细、长,以此养生。生命体是有限的,器官运转一日便有一日损耗,慢呼吸方式,达到充分利用氧气的目的,同时降低机体消耗,有利于益寿延年。


所以,就请从今天起,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我们的呼吸,体会并享受这一呼一吸间的生命神奇,增强我们的生命能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 体育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