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推荐养生

请问夏季养生方法有哪些?

2021年06月13日 13:41:2176编辑

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
 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
  适度饮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节要多饮水,秋天干燥季节更要多饮水。适度饮水是秋天润燥、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饮水以少量频饮为佳,不宜暴饮,一次饮大量水,会给胃肠增加负担,引起不适,只有少量慢饮,“润物细无声”才能对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气管产生更大的滋润作用。
  养阴益气是关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秋天最重要的是养阴益气。养阴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就可以温养肺气,鼓舞阳气,所以秋天应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猪蹄、莲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另外也可以多喝些汣味紫葡茶, 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让身体有个全新的感觉!

夏季养生防暑方法有哪些呢?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介绍,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培养得更旺,可抵御疾病的侵袭。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

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

另外,西安市中医医院安军明主任提醒,保暖避寒也很关键。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

中医专家指出,每天空闲时按摩涌泉穴就可以起到保暖避寒的功效;而走路锻炼也可固护阳气,每天走半小时左右最好。

  夏季养生重在养脾

一般来说,到了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

对此,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安军明指出,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或用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还要多开窗通风。
  

夏季重在养脾。安军明主任分析,在中医理论中,脾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夏季炎热潮湿,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可多食些薏米、绿豆、豆腐、鲫鱼、藕、西瓜、南瓜之类食物。
  

这些蔬菜水果、米面豆类性属清淡,能消暑解渴,健脾祛湿。同时应注意节食,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宜过饱。

此时的作息时间也应调整,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同时保持适时适量的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宜选择过分剧烈的运动。
  

在大量出汗后,切不可饮用大量冷饮,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夏至过后气温将不断攀升,喝冷饮、吹空调、冷水冲凉成为很多人喜爱的“消暑”方式。其实,在中医专家眼中,这些行为都存在着健康隐患,让身体处在“寒邪”的危险之中,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可能会落下病根。

养阳消暑也需避寒

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因此常有人们讲的“春夏养阳,秋冬滋阴”之说。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不妨顺着阳长的规律,热着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