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冬季饮食的超量,生活起居的劳顿与不规律之后,春天来到时赶紧行动起来,盘整身心,为新的一年储备能量,应付挑战。健康一整年,是可以期待的。
1、起居规律
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
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2、饮食调养
依据食物的五味及季节不同来进行调配。春季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饮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3、养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
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4、运动养护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5、保暖防病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
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飘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
其预防方法主要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
。
养生,我认为不要分季节,要持之一恒,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目地,学功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春天如何养生
春天养生先护肝。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祖国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在春季功能活跃。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三大物质的代谢,解毒合成等都在肝脏完成。所以春天养生先养肝。
多饮水
补充液体 ,增强血液循环 ,提高新陈代谢,多喝水可促进腺体的分泌,特别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
以利于消化吸收,废物的排泄。减少代谢 产物对肝脏的损害。
饮食平衡
不能暴饮暴食,或常饥饿。饥饱不匀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肝脏功能失调。也不能偏食偏味。多吃蔬菜水果。
莫贪杯
春天较寒冷,少量饮酒可捉进血液循环,通经活血化淤,使肝脏的阳气升发,。
医学研究证明,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也只能代谢60克酒精。贪杯会使肝脏的功能受损。
心情舒畅
肝脏喜蔬恶郁,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成疾,影响肝脏的功能,应制怒,发怒不能超过3分钟。
适量运动
春季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节 。
适量户外活动,锻炼,使人的心情舒畅,气血也通畅,提高代谢,吐故纳新,怡养情愫,达到护肝的目的。
服饰宽松
春阳生发,人体依然。古人云;宽松衣带,披头散发,形态得体舒展,这样气血不致淤积,肝脏气血顺畅,消化好吸收好,你的身体就很健康。
春天如何保健?
多甘少酸是饮食原则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在这些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吃山药或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因此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枣和山药之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最好多吃一些。
此外,要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多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另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季多风干燥,很多人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症状困扰。适当多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萝卜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有胃炎的人更要注意饮食
春天是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胆结石、肝炎等疾病最容易复发的季节。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饮食上应格外注意。平时最好多喝点山药粥、小米粥,对山楂、乌梅等酸性食物一定要敬而远之。
对于患有胆结石和肝炎的人而言,春天在饮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遵循“省酸增甘”和“养阳”的原则外,还应该少吃油腻的食物,以防肝胆疾病复发。
滋阴润燥食谱
蜂蜜萝卜汁:白萝卜500克,洗净去皮切碎,榨汁备用。每次取60毫升萝卜汁,加入20—30克蜂蜜调匀服用,每日3次。
蜜蒸百合:百合50克,蜂蜜50克。将百合洗净,脱瓣,浸清水中半小时后捞出,放入碗内,加入蜂蜜,隔水蒸约1小时即成。
蜜饯雪梨:雪梨500克,洗净去果柄、果核,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耗干时加水适量、蜂蜜250克,再以小火煎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瓶罐中储存备用。这种食物有良好的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蔗浆大米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切段,榨汁备用。
用大米60克煮粥,煮熟后倒入甘蔗汁60毫升,再煮沸一次即可食用。
百合莲子粥:取干百合、莲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清洗干净,置于水中泡发。干百合、大米分别淘洗干净后,与莲子一同放于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待快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百合花山药粥:取百合花10克,山药3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山药清洗干净,削去表皮,切成薄片。大米淘洗干净后与山药一同入锅,加水煮粥,粥快熟时加入洗净的百合花。当粥煮至两次开沸后,放入冰糖,冷却后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