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帖排名?
第一名《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第二名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第三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如何用word制作名帖?
打开Word,点击“新建”,选择“书法字帖”,点击“创建”。
在小弹窗上选择需要的字体,选择需要的行数,点击“添加”,然后点击“关闭”。
创建字帖之后,可以点击“书法”选项,对网格样式或字体颜色进行选择。如何?是不是超简单~
如果需要把Word文档转换成其他的文件格式或进行文档处理,可以使用在线转换工具进行操作~
董其昌行书有哪些名帖?
《千字文号》《勤政励学箴》《武帝歌卷》《东方朔答客难》《白羽扇赋》
名帖与名片的区别?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意思不同等,名帖是指著名的,名人的字帖的意思,而名片是指外交,商务,接洽等活动中介绍自己的名片,
隶书名帖有哪些?
一、乙瑛碑《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临写此碑要特别注意波画的“逆入平出”,尤其是起笔处的逆势不能形迹外露。如“蚕头”的逆势形迹向上作侧锋外露,就流于了唐隶“蚕头”起笔侧露的庸俗风气。
二、礼器碑《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收于《金石萃编》卷9。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三、曹全碑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萃里村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
四、石门颂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
五、华山碑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碑原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毁于地震。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华山碑》是汉碑隶属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书风朴茂古拙又圆转流动;用笔丰满中和又波磔明显,为书家所推重
宋代三大名帖?
三大名帖是指宋朝的《绛帖》、《淳化阁帖》和《大观帖》。
1、《绛帖》,因刻于绛州而得名,是宋太宗淳化年间,尚书郎潘师旦于家乡绛州摹刻勒石而成的。
2、《淳化阁帖》,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3、《阁帖》,在《淳化阁帖》初创阶段,《阁帖》的摹刻技艺还不够十分精良,颇有失真之处;在编辑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学术性错误(前人多将这些错误归咎于王著,但据启功先生考证,南唐后主李煜曾用“向拓”法集摹历代法书,成“仿书”十卷。此即《阁帖》底本,王著照本上石,实不能负其错误之责)。更令人遗憾的是,《阁帖》刻在枣木板上,不能耐久。历经百年,至宋徽宗时已皴裂不能施拓(一说是遭火焚毁)。因此,宋徽宗遂有修订重刊《阁贴》之举
中秋帖三大名帖?
「快雪时晴帖」是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精品。王洵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同称“三希”。
1951年11月5日,“三希帖”中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辗转数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以35万元港币的价格从香港购得,重新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许字书法名帖特点?
特点笔锋犀利雄浑。。。。
小达人怎么找书名帖?
购买的时候会送书名贴,没有送或者用完了可以到各电商平台看看。
三大楷书名帖?
1.《颜勤礼碑》,颜真卿独创“颜体”楷书。
2.《玄秘塔碑》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
3.《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书并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