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日常养生

讲学的近义词? 孔子杏坛讲学寓意?

2023年12月17日 09:07:061

讲学的近义词?

依照别人的意思行动:~指挥。~劝告。

例句

李阳~了老师的建议,周末去少年宫补习功课。

短语

乖乖地~。

近义

听命

遵从

效力

遵循

用命

屈从

服从

顺从

遵守

顺服

反义

违抗

孔子杏坛讲学寓意?

杏坛讲学是一个典故,相传孔子当年坐在杏坛上弦歌讲学、教弟子读书。地点在孔庙主体院落大成门内,院内有一棵挺拔高耸的桧(gui贵)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栽。坛前有四棵杏树,谓为杏坛。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有一天,孔家小院热闹非常,孔子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 此后,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

反映孔子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开创私学传统,在教育普及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义。

讲学和讲座的区别?

讲学和讲座貌似差不多的内涵,但仔细区别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讲学是指某某老师对某一个时间段的所有与教学相关活动的总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鲁迅先生南赴厦门来讲学。而讲述通常是指就某一固定的领域或专题进行讲解,他是一个特定时间内所做的特定的活动。所以讲学中包含了讲座,而讲座不能够概括为讲学。

演讲学的起源?

演讲学从人类出现就开始起源了。演讲学是研究演讲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演讲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社会科学;并且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科学。

关于演讲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问题。诸如演讲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演讲自身的特征,以及演讲自身的继承、革新和民族演讲的相互影响等等。

回家乡讲学的诗词?

1.关于“回家”的诗句有哪些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刘皂《旅次朔方》

9、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2、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陈著《回家》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2.关于回家的诗句

孔夫子讲学漫画寓意?

孔子宣扬仁义,尊师重教,主要原因是它引起了人们对学识对知识界的深度的思考。这幅漫画的题目是“孔夫子讲学”。画面的主要内容是在孔夫子讲学的过程中,下面的一群学生都在玩手机,孔夫子让子路收一下手机。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学生上课看手机不听讲的不良现象,借古讽今,角度新颖独特,充满了幽默性和讽刺性,能够让人警醒。

溥儒讲学的书?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初字仲衡,号西山逸士,河北宛平(今属北京)人。清恭亲王奕䜣之孙,贝勒载滢次子。溥儒出生三天,上谕赐其名为“儒”,又勉励说“汝当为君子之儒,无为小人之儒”。七岁能作五言诗,十岁习汉儒训诂学,旁及诸子百家。幼习经史,入贵胄政法学堂,民国时期并入政法大学。曾两度留学德国,获天文、生物双料博士学位。后归隐西山,继而复居恭王府萃锦园。

1934年至1937年,溥儒任北平艺专教授,1939年为避日寇逼任伪职的侵扰,移居颐和园介寿堂,因此地近云松巢,自此号松巢客。1946年,溥儒偕同齐白石赴南京开画展,并成为“国大代表”,南游不返。1949年移居台湾,次年执教台湾师范大学。1955年溥儒偕同朱家骅、董作宾赴韩国讲学,受汉城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又转道日本,鬻卖书画兼授徒,独留逾年乃返。1958年,溥儒出访泰国,当地华人尤其看重其“皇兄”的身份,返回台湾途中经香港讲学,开画展,次年返台。1962年秋冬再赴香港新亚书院讲学,来春返台,发现咽癌,至五月而剧,于11月18日去世。

溥儒虽然久负书画之名,但个人著述多年来散佚各处,极难一见。陈隽甫笔录《溥心畬先生自述》,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寒玉堂诗集》所收《寒玉堂书法论》,以及启功《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亦有所提及。因此,关于溥儒书法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资料难以得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书家太过耳熟能详,偏偏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范仲淹讲学的书院是?

应天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为当时三京之一。此时的应天书院又被称为“南京书院”。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母丧守制商丘,时任应天府知府的晏殊聘请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敦劝徒众,讲习艺文。

孔子讲学歇后语?

1、孔子讲学——之乎者也

2、解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也借指文言文。

更多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1、孔子回家——尽是书;尽是输

2、孔子盗银——绝不可能

3、孔子搬家——净输;净书;尽是书;尽是输;全是书;全输书;全是输

4、孔子推磨——难为圣人

5、孔子骂樊迟——小人也

6、孔子面前讲《论语》——忘了自个儿姓名

7、孔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子里徒弟——个个是闲人;个个是贤人

9、孔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子在山东曲阜那里讲学?

杏坛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

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该坛建于宋代,四周环植以杏,故名;金代又于坛上建亭。明代后期重修,即今日杏坛。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