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养生知识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2023年12月14日 06:06:141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一、营养,二、营养素,三、营养价值。一、营养:1、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动态过程。2、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利用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的动态过程。二、营养素:1、作为能量物质给人体提供热量。2、作为结构物质、构成集体和修补身体组织。3、作为调节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维持生活的胜利和生化功能。三、营养价值:指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1:蛋白质、2:糖类、3:脂类、4:维生素、5:矿物质、6:水。营养素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在烹饪加热过程中易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如溶涨变化、水解、沉淀等。利用这些变化形成菜肴独特的风味特色,达到增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的效果。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2:有毒动物植物中毒。3:化学性食物中毒。4:霉菌素中毒。3、畜肉类卫生问题:禽肉类原料卫生问题:水产品原料卫生问题:食用油脂卫生问题:4、食品卫生管理:1:食品的卫生要求。2:食物添加剂的卫生要求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的工具、设备的卫生要求。4:食品卫生管理。5:食品卫生监督6: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责任饮食卫生五四制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卖、保管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服务员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热分离,成品与半成品分离、食品与杂物药品分离、食品与天然冰分离。3:食具实行“四过关”:洗、刷、冲、消毒、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分工、包工负责。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洗手、剪指甲、洗澡、理发、洗衣服、被褥。 2、营养学:营养学就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3、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功能的化学成分。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是指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和代谢后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称营养素,营养素是营养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分两大类:�C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C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宏量元素、微量元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4、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5、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合理营养6、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特点:�C 是食品都是有营养的,由营养素组成;�C 食品按性质和来源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C 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 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等)

③ 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 (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

④ 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⑤ 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8.5为消瘦,18.5-23.9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体型

体力活动量

极轻体力

轻体力

中体力

重体力

消瘦

20~25

35

40

45~50

正常

15~20

25~30

35

40

超重/肥胖

15

20~25

30

35

4.计算每日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1.62=19.5,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825-1072.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825-1072.5)/4=206.3-268.

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

一.课题(阐述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三.课型(说明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教案怎么写?

叫你的时候首先要写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针对所讲内容,一定要突出特点在备课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学情,要是学生的情况而定要写教学过程要有小结,还有提问的环节,最后还要布置本节课的作业

什么是教案教案怎么写?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教案?

 写一件事作文教案  

1、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记事"中,要写真事,吐真情,文章才能具有感染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煅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案怎么写讲解?

呃,教案呢,先写出来大致的提纲,在每个提纲的下面呢,有具体详细的讲课过程

教案评析怎么写?

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学法指导得当,是一节很不错的课

教案批注怎么写?

教案批注分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一种是领导的。自己的教案批注包含自己二次备课的内容,是对教案的补充。包含教学后的反思,反思分整体反思和细节反思,整体反思是对一节课优劣的品评,和对不足的弥补方案。

细节反思可在教案中落实,可算第三次备课。

领导批注属阶段性检查时对某位教师教案的品评,要强调优点,多鼓励,可打个红红的分,也可指出不足,亦可指点一二。

琵琶教案怎么写?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或称教学目的,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关键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的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