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论语》小故事几则?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一说话子路)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起笔写了一个“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十则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一、投桃报李 :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三、慈母之恩 :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六、漂母的一饭之恩 :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七、知遇之恩 :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八、士为知己者死 :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九、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十,沙漠中的一对朋友: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
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
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扩展资料: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6、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7、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8、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9、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10、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求几则古今中外的诚信小故事?
1、宋濂的故事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宋濂对母亲说:“娘,今不出发 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二、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三、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求三则关于选择的小故事50字?
有关选择的小故事篇1: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有关选择的小故事篇2:自信 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头头戈林曾问一名瑞士军官:“你们有多少人可以作战?”“五十万” “如果我派百万大军进入贵国,你们怎么办?”答曰:“简单,我们就每人开两枪。” 匆匆容容,坦坦荡荡,而且充满信心,这就是自信。在现实工作中无论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你所应当承受所有压力,多数的时候都是来源你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再加上你的行动你就是强者。“有自信的人永远是强者,决不会倒下。而我们常常欠缺的就是这点。” 有关选择的小故事篇3:见老总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关于郭沫若的故事三则?
第一则: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自幼聪颖过人。8岁那年,一次与几位同学去寺庙里偷桃子吃。事后,和尚找到先生,先生逐个追问学生,可谁也不承认。于是先生出了一条挖苦学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声明说:“谁要对出了下联可以免罚。”郭沫若听罢脱口答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古代文人常把“攀桂步蟾宫”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郭沫若对答的下联一语双关:昨天偷桃子的有我,将来出类拔萃的也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于是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第二则:
据说郭沫若小时很调皮,他在私塾上学的时候,逢年过节家里人就让他给塾师去送礼.有一次,他把送给塾师的过节礼品偷偷地据为己有.过完节了,他的老师很生气:郭家这是怎么了,过节怎么不送礼呢.然后他出了个对联: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意思就是:我虽然不想要你家的东西,但是过节了怎能白白过去?
老师的话音刚落,郭沫若迅速地对出了下联:松原有籽, 过时尽是干包。意思是:家里原是有东西给您的,但是过了这村没有那店了,只剩下”干包”了,礼品我享用了。
他的老师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但只能是干瞪眼,没办法--唉,和个孩子较个什么劲呢!
第三则:
1962年秋天,郭沫若先生浏览普陀山“梵音洞”时, 拾到一本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有一幅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再翻看笔记本,是一首绝命诗,所署时间是当天。
郭老看后,立即叫人去寻找。这位失主原来是一位神色优郁、行为失常的年轻姑娘。她叫李真真,高考三次落榜,爱情也遇挫折,一狠心便要“魂归普陀”。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并为她改了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看后感佩不已,就把自已的心事倾吐出来,郭老听后奋笔疾书一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面写着“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看后,请求题名。郭老写上了“郭沫若,六二年秋”七个字。
姑娘见此,惊喜万分。再三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跋涉。李真真还大胆作诗答谢郭老。诗曰: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字谜七则关于汉字的故事?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要一半,扔一半——奶
综合门市——闹
不是冤家也碰头——硼
上气接下气 ——乞
关于字谜七则的故事名字?
古代谜语故事1
唐伯虎的画很有名,人们愿意出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画。于是,他就在西湖边上开了一个画廊。
这一天,画廊里又挂出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了一只狗,在西湖边散步。人们围着画纷纷赞叹:“真是千金难买的好画啊!”唐伯虎听到赞扬声,心里不禁暗暗得意,马上宣布:“这是一幅字谜画,谁要是能猜出答案,这幅画就白送给他。可是谁要是猜错了,罚10两银子!”大家一听,都皱起眉头苦苦思考起来。
忽然,有一个年轻人跑上前,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家正感到奇怪呢,唐伯虎却大笑起来,然后说:“你已经答对了。”并把画取下来,送给了年轻人。
请问,唐伯虎出的字谜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谜底:“伏”字。
一则关于春秋时期的小故事(30字)?
一农夫去耕田,看见田边树下有只受伤的兔子,他非常高兴,拿着兔子就回家了。以后每一天的同一时候他都会在树下等受伤的兔子,但是兔子再也没有了,他的田地却荒废了。这就是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
爱的教育共讲了几则故事?
一共有100篇 作者序言 十月 开学的第一天 我们的老师 不幸事件 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我的同窗好友 宽宏大量的品德 我的二年级女老师 在阁楼上 学校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十一月 清扫烟筒的孩子 万灵节 我的朋友卡罗纳 烧炭工和绅士 我弟弟的女老师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科列帝 校长 士兵 纳利的保护人 班级第一名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穷人 十二月 小商人 虚荣心 头场雪 小泥瓦匠 雪球 女老师 受伤者的家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每月故事) 意志 感恩 一月 代课老师 斯达尔迪的藏书室 铁匠的儿子 欢聚一堂 维托利奥·埃马努埃勒国王的葬礼 弗朗蒂被赶出校门 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每月故事) 爱国 嫉妒 弗朗蒂的母亲 希望 二月 隆重的颁奖仪式 决心 玩具火车 盛气凌人 工伤 囚犯 爸爸的看护人(每月故事) 工场 马戏团的孩子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盲童 生病的老师 马路文明 三月 夜校 打架 孩子们的家长 七十八号犯人 夭折的孩子 三月十四日前一天 发奖 吵架 我的姐姐 菲鲁其奥的血(每月故事) 重病中的小泥瓦匠 加沃尔伯爵 四月 春天 温伯尔托国王 幼儿园 体操课 我父亲的老师 大病初愈 爱工人朋友 卡罗纳的母亲 朱塞佩·玛志尼 公民英勇行为(每月故事) 五月 患佝偻病的孩子 牺牲 火灾 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每月故事) 夏天 诗 聋哑女 六月 加里波第 军队 意大利 三十二度 我的父亲 到乡下远足 夜校毕业生的授奖式 女教师之死 感谢 海难(每月故事) 七月 母亲的最后嘱咐 考试 口试 告别 还有12个每月例话告诉人们道理 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
字谜7则的历史小故事?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1
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家里要办喜事,于是发了很多请帖给达官贵人和有钱势的亲朋好友。令财主为难的是,他还有一个亲戚在附近,按道理是必须请的,不请别人也会说闲话。但这个亲戚比较穷酸,若是请他来了,他必定送不起大礼,反而还要和其他客人一样吃喝,算起来自己还要赔。最后,老财主想了一个主意,他给穷亲戚发了一张请帖,请帖上写了这样几句话:“若是来,便是贪吃;若是不来,便是不赏脸。”
那个穷亲戚看了请贴之后在盒子中装了一文钱,并写了一张回贴。老财主看到回贴后十分难堪。
你知道回贴上写的是什么吗?
谜底:回帖是:若是收,便是贪财;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2
元朝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十岁时母亲就送他到财主家去放牛。财主一看,是个小孩,还不懂事。就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年纪小,干不了啥活。这样吧,我们立个字据,先试一年,如果干得好,能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就发给一年的工钱,第二年继续在我家;如果回答不出我所提出的问题,我不但不给工钱,请你另找户主!”母亲听了此话,犹豫不决,王冕说:“母亲! 不要犹豫! 尽管照字据内容办就是了。”于是,双方在字据上画了押。
一年很快过去了。王冕把财主家的牛养得膘肥体胖,走向财主要工钱。财主本应按章办事,但却故意刁难王冕,要讲一个故事谜,让王冕猜一字。王冕说:“你讲吧!”财主说:“从前有一伙穷孩子在挖墒,忽然挖到一块有花纹像篮盖似的东西,可谁也认不出是啥东西。当时有人把它放到水里洗了洗,才看出原来是一块玉璧。大伙叫道:‘是块宝贝呀! 我们每人分一块吧。’于是就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了一块。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璧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结果,这伙穷人仍旧是两手空空。”
王冕听完财主讲的故事,立即就用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财主无话可说,只好把一年的工钱如数付给了王冕。你能猜出王冕写的是什么字吗?
谜底:“贫”字。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3
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讲学,见前面有两个顽童坐在路中间顽耍,子贡赶紧停住车,大声嚷道:“你这两个顽童快让路,这是孔夫子的车!”孔子连忙喝住子贡,下车对顽童客客气气地说:“我们有要事在身,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一个顽童问:“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孔子捋须笑答:“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另一个顽童接口说:“那你这个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了?”
“岂敢,岂敢。”孔子连声谦道。
那个顽童接着说:“我问你四个字!”说罢唱道: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孔子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且精通文史,顽童岂能难倒他,很快就答出来了。
接着,孔子笑道:“老夫也回敬二位小才子四句,请问是个什么字?”旋即而吟: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孔子见二顽童抓耳挠腮答不出,劝道:“还是回学堂读书去吧,别在路上玩耍。”说罢乘车而去。你知道各是什么字吗?
谜底:汾、洽、溜、沙(顽童);森(孔子)。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4
宋代有个大文人,名叫黄庭坚,他七岁的时候就会写诗,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史学家司马光听说以后,很想请他来做助手,于是,就邀请黄庭坚做客,实际上是要考考他。
司马光和黄庭坚聊一会儿,就念了两句诗:“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
然后让黄庭坚猜一猜,诗里说的是什么。
黄笑笑说:“我来写给您看吧。
他马上挥笔写了一首诗:“有户人家没有墙,英雄豪杰内中藏,有人看他像关公,有人说是楚霸王。
司马光一看连说好诗,马上向皇上推荐,让黄庭坚受了重用!
黄庭坚的谜底跟司马光的一样,聪明的.你,能猜出这一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
谜底:扇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5
相传,有个秀才迂腐自大,一天到晚到处卖弄。
有个酒店老板也识文断字,看不惯他那副自大的样子。
一天,他见秀才又在街上卖弄,便把秀才请到店里说:“我这里有个谜,正想请教你。
你解得出来,今日酒钱全免;你要解不出来,罚你今后说话不准带一个‘也’字。
秀才说:“行,你说谜面吧。
老板就说了一个故事:春秋之时,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子路和颜回聊天,孔子问学生:“是也?非也?子路答:“是也。
颜回:“非也。
二人争执不下,孔子曰:“是也,则直在其中矣!两个人点点头,都说:“非也。
老板问:“这是个什么字?
秀才听得一头雾水,孔子明明说“是也,子路和颜回却又说“非也。
究竟是“是也还是“非也?他绞尽脑汁,终究一无所获。
老板笑着蘸着酒在桌子上写了一个“乜字。
秀才刚要念“也,一看又不是“也。
可孔子为什么又说“是也呢?
老板笑着说:“孔子说‘直在其中’才是‘也’。
秀才自知才疏学浅,羞愧万分,此后再也不敢随便卖弄了。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6
明朝年间,有位饱读诗书,准备进身仕途的文弱书生姓白名简。
一年元宵灯市,到处火球喷薄,爆竹崩訇。
彩灯百种千样:有的是飞鸿狡兔、虎豹虫鱼;有的是天孙织锦,龙女踏青。
坐在表兄开的“玉龙酒店饮酒观灯的白简,不禁诗兴大发,脱口而吟:“一到上元相庆赏,家家灯火乐春情。
恰巧微服私访的永乐皇帝也在这家店里喝酒,听此书生所吟,语言率真明朗,秀美天然,神来之笔似从胸臆间流淌而出,感到这书生怀文抱质,不同凡俗,便再出一谜试其才思:
骨头零零星星,
皮肤薄薄轻轻。
问得什么顽疾,
佳人热火烧心。
白简朝这“算命先生拱了拱手,道出了谜底。
永乐皇帝见白简文思敏捷,十分喜爱。
临别,故意向白简借用胭脂宝褶。
白简欣然应允。
永乐皇帝回到宫里,即封俊逸书生白简为招宝状元,巡案河南。
你知道皇帝所吟诗谜,系咏何物?
谜底:“灯笼。
古代谜语小故事 篇7
从前有一老翁,临终前留下遗书,分别交给五岁幼儿和女婿。遗书中说:六十老儿生一子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数载后,其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二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女婿申辩道:岳丈大人遗书上写!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收下遗书,下令暂时退堂,明日再断。次日一升堂,县令即说:遗产应归儿子继承!说罢,将两份由他标点了的遗书发还老翁儿子和女婿。那女婿一看,哑口无言,只好从命。你猜,那县令在老遗书上怎样标点的?(谜底: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