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谷杂粮烤饼的面糊配方?
材料
全麦粉50g,土豆泥,高筋粉15g,糖5g,盐1g,酵母1g,猴头菇,紫菜,玉米油,黑胡椒碎,盐,芝麻
做法
1.猴头菇是我是前一天泡上的,多泡多挤,才不会苦。泡好后放在碗里,加点糖蒸一个半小时,蒸熟的猴头菇特别的鲜美
2.把猴头菇切碎,挤干水分与土豆泥拌在一起,加一点盐、一点黑胡椒碎和一点玉米油
3.用温水把粉和成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小时
4.把发好的面团擀成圆面片,用手围出一个边来
5.把土豆泥填在饼上,紫菜剪碎拌上芝麻和盐撒在土豆泥上,压实,二次醒发15分钟
6.烤箱预热190度,上下火烤12分钟
二、五谷杂粮烤饼配方和操作?
1将五谷杂粮磨碎
2准备好优质面粉,与五谷杂粮粉混合
3将红豆浸泡
4将泡好的红豆打成红豆泥
5
将红豆包入磨好的面皮中,进行烤制
6
烤制二十分钟后就可以吃了
平台上也有详细的教程视频,你可以搜一下。
五谷杂粮烤饼配方是小麦,黄豆,大米,高粱,玉米,3:1:3:1:1都打碎成粉和水揉面上烤箱160度五分钟。
谷杂粮烤饼的配方其实靠自己,这个喜欢吃甜的就放点甜的,喜欢吃麻辣的,放点麻辣的,喜欢吃咸的就放咸的就可以了
杂粮烤饼配方和操作,五谷杂粮打五谷杂粮磨成面以后用发酵粉给他发了,放点鸡蛋那么烙出来的烤饼既好吃又有营养
杂粮烤饼配方和操作,五谷杂粮打五谷杂粮磨成面以后用发酵粉给他发了,放点鸡蛋那么烙出来的烤饼既好吃又有营养
三、五谷杂粮烤饼的正宗做法?
用料
面粉 4斤
黄豆粉 150克
玉米粉 120克
杂粮粉 200克
杂粮粉可根据当地各种杂粮粉均可(小米粉,大米粉,高粱粉)
小苏打 8克
酵母粉 8克
泡打粉 5克
水的用量具体我没秤过,我的菜谱里面就有一个关于面糊稠度的视频,友友们可以去翻一下
五谷杂粮煎饼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摊好饼刷一层自己熬制的甜面酱
步骤 2
撒上葱香菜咸菜,里脊肉,喜欢吃辣椒的放点辣椒
步骤 3
用铲子把饼整个铲一下
步骤 4
折叠放两片煎饼果子
步骤 5
一分为二
步骤 6
包装好就ok啦
1、全麦粉50克、面粉50克、玉米面50克、水230克。
2、配料:葱50克、韭菜100克、鸡蛋3只、火腿肠2根。麻叶,生菜,榨菜。
3、调料:盐少许、甜面酱少许、油少许。
4、所有材料准备好,上面撒点盐。
5、准备葱切末,韭菜切末,火腿肠切末。
6、面用水搅拌成糊状。
7、锅中刷一点油,摊成薄饼。上面倒入鸡蛋一个,摊平。
8、撒韭菜末,葱末,和火腿末,上面放脆饼。
9、四周刷上甜面酱。
10、乘热裹好即可。
四、五谷杂粮烤饼配方及制作过程
制作工具
制作煎饼的主要工具有鏊子、油擦、舀勺、筢子、铲子。
鏊子:生铁铸制圆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为支撑,大小形制不一,中号的鏊子直径有65厘米左右;用火加热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饼。
油擦:俗称“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缝制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渗有食用油。摊制煎饼前,先用油擦擦涂鏊子。
舀勺:把面糊舀到鏊子上。
筢子:通常是竹制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制成,手持用来推动面糊,使面糊均匀的涂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与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涂抹面糊的过程称为“摊”。
铲子:山东有些地方称“抢子”,用来沿鏊子边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
制作原料
制作煎饼的原料可以采用各种粮食,如麦子、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也可以同时混合使用几种原料。在1980年代以前,山东的煎饼多以地瓜干和玉米为原料。地瓜干、高粱制成的煎饼色泽浅棕,玉米面、小米面、谷子面制成的煎饼色泽淡黄,大米面、麦子面作的煎饼则呈现白色。淄博一带煎饼有“红白”之分,“红煎饼”是用高粱摊制而成,“白煎饼”多用玉米摊制。
磨制面糊
把麦子、高粱、玉米、谷子、地瓜干慧余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后磨成糊状物,俗称“煎饼糊子”。有些地方在磨制面糊前,兑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称“对半子”,“对半子”后磨出来的面糊容易摊制,摊出的煎饼也柔软好吃。有些地方把地瓜干在磨制成面后,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山东传统是使用石磨来磨制面糊,大磨用畜力来推,小磨用人力来推,现在则普遍采用机磨。一般是头天晚上磨制面糊,第二天一早开始架鏊子、生火、摊煎饼。
架设鏊子
架设鏊子的过程可简可繁。简单的架设方法直接用三块砖把鏊子撑起来就可;复杂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个炉灶,用风箱鼓风。鏊子架设好后即可生前和滚火。农村一般采用玉米秸或麦秸作为柴禾。生火与摊制煎饼往往是两个人合作。棚游鏊子烧热后,就可以摊制煎饼或滚制煎饼了。
摊制煎饼
“摊制”一般是用来制作质地比较好的煎饼,如小麦、小米等原料的煎饼。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杂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饼容易与鏊子分离。用舀勺将面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着鏊子将面糊摊一圈,如此将面糊推开成薄饼。再用筢子反复涂抹,以使面糊分布均匀。煎饼很快就可烙熟,需要及时用铲子沿鏊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煎饼的大小视鏊子而定,一般直径在半米到80厘米之间。摊在鏊子上面糊的多少决定了煎饼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摊制出非常薄的煎饼来。摊煎饼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
滚制煎饼
“滚制”一般是用来制作质地较差的煎饼,大部分是地瓜干为原料的煎饼。将地瓜干面或玉米面的面团,沿外圈把鏊子滚满一层,烙熟就可揭下。这种制作方法制作的煎饼比较松散,不好控制煎饼厚度。
制作工具 制作煎饼的主要工具有戚衫鏊子、油擦、舀勺、筢子、铲子。 鏊子:生铁铸制圆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为支撑,大小形制不一,中号的鏊子直径有65厘米左右;用火加热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饼。 油擦:俗称“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缝制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渗有食用油。摊制煎饼前,先用油擦擦涂鏊子。 舀勺:把面糊舀到鏊子上。 筢子:通常是竹制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制成,手持用来推动面糊,使面糊均匀的涂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与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涂抹面糊的过程称为“摊”。 铲子:山东有些地方称“抢子”,用来沿鏊子边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 制作原料 制作煎饼的原料可以采用各种粮食,如麦子、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干等,也可以同时混合使用几种原料。在1980年代以前,山东的煎饼多以地瓜干和玉米为原料。地瓜干、高粱制成的煎饼色泽浅棕,玉米面、小米面、谷子面制成的煎饼色泽淡黄,大米面、麦子面作的煎饼则呈现白色。淄博一带煎饼有“红白”之分,“红煎饼”是用高粱摊制而成,“白煎饼”多用玉米摊制。 磨制面糊 把麦子、高粱、玉米、谷子、地瓜干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后磨成糊状物,俗称“煎饼糊子”。有些地方在磨制面糊前,兑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称“对半子”,“对半子”后磨出来的面糊容易摊制,摊出的煎饼也柔软好吃。有些地方耐谨把地瓜干在磨制成面后,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山东传统是使用石磨来磨制面糊,大磨用畜力来推,小磨用人力来推,现在则普遍采用机磨。一般是头天晚上磨制面糊,第二天一早开始架鏊子、生火、摊煎饼。 架设鏊子 架设鏊子的昌仔基过程可简可繁。简单的架设方法直接用三块砖把鏊子撑起来就可;复杂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个炉灶,用风箱鼓风。鏊子架设好后即可生火。农村一般采用玉米秸或麦秸作为柴禾。生火与摊制煎饼往往是两个人合作。鏊子烧热后,就可以摊制煎饼或滚制煎饼了。 摊制煎饼 “摊制”一般是用来制作质地比较好的煎饼,如小麦、小米等原料的煎饼。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杂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饼容易与鏊子分离。用舀勺将面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着鏊子将面糊摊一圈,如此将面糊推开成薄饼。再用筢子反复涂抹,以使面糊分布均匀。煎饼很快就可烙熟,需要及时用铲子沿鏊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煎饼的大小视鏊子而定,一般直径在半米到80厘米之间。摊在鏊子上面糊的多少决定了煎饼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摊制出非常薄的煎饼来。摊煎饼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 滚制煎饼 “滚制”一般是用来制作质地较差的煎饼,大部分是地瓜干为原料的煎饼。将地瓜干面或玉米面的面团,沿外圈把鏊子滚满一层,烙熟就可揭下。这种制作方法制作的煎饼比较松散,不好控制煎饼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