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指方技和术数。
而所谓方技,在古代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房中术等等;
而所谓术数,在古代指:指阴阳五行八卦生克制化的数理等。
《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
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
释义
①古指关于治道的方法。
《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
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
道教将黄帝与老子同尊祖师的根源也是从庄子的文章里宣传出来的。
在《庄子·大宗师》就说黄帝得道,升天成仙了;
《在宥》篇中有广成子向黄帝传授“至道”。
将黄帝尊为祖师的是道家的另一派神仙方士与黄老术士以及神仙方技家。
这样,将原来老庄学派以恢复事物的自然本性为终极目的的学说,转变成为黄老学说以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为我所用。
这给神仙信仰及道教以后的内丹术理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在道家系统中,老子的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即黄老之学和庄学。
两者都继承了老子的道论,但又加以不同的发展。
就黄老之学来说,它使老子的道论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出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准则;
而庄学则把道演化成了一种人生境界。
由帛书《黄帝四经》的发现,我们对老子思想发展的这两种倾向看得更为清楚,同时,如前段所说,黄老之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及显学地位也更加明显。
不过这时让庄子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一些后学拿着他的“真人”主张,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流派,那个流派叫做神仙家。
②另有纵横中文网同名小说《方术》,作者俗人布衣。
③又,方,指方技。术,指数术。
方技,根据《汉书·艺文志》所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及“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生生之具”的知识内容,所谓“方技”,是指通过医药学、养生学、修炼求仙等有关生命科学技术知识及迷信巫术的知识内容,使人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长生不死的目的,并可“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是古代帝王的一种官职。
数术,又名“术数”。
根据《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所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觕。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及“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羲和史卜之职”的知识内容,所谓“数术”,是指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以制定人事和国家的气数。
“方技”与“数术”不同。“
方技”有四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皆是“生生之具”。
而“数术”有六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则是“羲和史卜之职”。
但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方技-医经《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天文”等“生生之具”的有关知识内容,与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中“阴阳、五行、天文”等有关内容是融合的。
《周易·系辞》有“生生之谓易”,而“方技”则是“生生之具”。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术数:
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导引、按跷、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措施。
《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指方术气数,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和国家的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