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健康养生

毛肚是牛的什么部位?

2025年01月12日 19:53:401

一、毛肚是牛的什么部位?

毛肚,是指牛的瘤胃。 

毛肚是牛胃的瘤胃部分,牛是复胃反刍动物,有瘤胃(rumen)、网胃(eticulum)、瓣胃(omnsum)和皱胃(aboma-sumSortruestomach)4个胃室。

瘤胃的胃壁由内至外是粘膜层粘膜下组织层、肌膜层和浆膜层,其中肌膜层最为发达,由内环行肌和外纵行肌两层平滑肌组成,该层是毛肚的主要食用部分。瓣胃其实就是百叶,由于瓣胃里面的一层呈叶片状,所以被人们称为百叶或千层肚。我国有些地方也把百叶叫毛肚。

扩展资料:

黑毛肚和白毛肚的区别:毛肚也称百叶肚,俗称牛百叶,其实就是牛的瓣胃,本来是黑色的。吃饲料长大的牛百叶发黑,吃粮食庄稼长大的牛百叶发黄。白的都是用双氧水等药物处理过的,属于冷冻食品。选购毛肚时要注意,特别白的毛肚是用双氧水、甲醛泡制三四天才变成白色的。

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肚

二、毛肚是什么动物身上的?

毛肚是牛胃的瘤胃部分,牛是复胃反刍动物,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4个胃室。瘤胃的胃壁由内至外是粘膜层粘膜下组织层、肌膜层和浆膜层,其中肌膜层最为发达,由内环行肌和外纵行肌两层平滑肌组成,该层是毛肚的主要食用部分。

毛肚,是指牛的瘤胃。 毛肚分两种,吃饲料长大的毛肚发黄,吃粮食庄稼长大的毛肚发黑。白色的毛肚是漂过的,属于冷冻食品。牛是复胃反刍动物,有瘤胃(rumen)、网胃(eticulum)、瓣胃(omnsum)和皱胃(aboma-sumSortruestomach)4个胃室。瘤胃的胃壁由内至外是粘膜层粘膜下组织层、肌膜层和浆膜层,其中肌膜层最为发达,由内环行肌和外纵行肌两层平滑肌组成,该层是毛肚的主要食用部分。瓣胃其实就是百叶,由于瓣胃里面的一层呈叶片状,所以被人们称为百叶或千层肚。我国有些地方也把百叶叫毛肚。

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其性味甘平,色泽洁白、口感脆爽、易于消化;具有补益脾胃、补气养血、补虚益精、消渴、风眩等功效;适于病后虚赢、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薄弱之人食用内。我国商周时期就有食用毛肚的记载,宫廷御膳“五齑中的“脾析”就是以毛肚为原料的一种酱料。

毛肚是牛的副产品之一,虽然有不少如“爆肚”之类的传统名菜,但销量一直较低,屠宰场通常将其作为废弃物处理。自1980年重庆毛肚火锅兴起以来,毛肚销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庆地区已经供不应求,但1993年时全国范围仍然供大于求。随着火锅的普及和收入的增加,毛肚销量继续递增,2002年时全国消费毛肚30万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厂家开始从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国家进口毛肚。毛肚在国外不是主要食材,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国外处理动物副产品的方式主要是将其加工成香肠、肉饼等重组型肉制品。各种动物副产品的可加工性用美国的“乔治亚评价体系(GeorgiaSystem)来判定,毛肚由于粘接度值和色度值的评分很低,很少作为重组肉制品的原料,国外处理毛肚的方式主要是丢弃或出口到我国。

我国的毛肚消费主要是以重庆火锅为代表的涮烫类菜品。由于江边是屠宰牛羊的场所,各种内脏既营养又便宜,其中毛肚稍加涮烫就能产生脆嫩化渣的极佳口感,大受穷苦纤夫欢迎,于是成为当时火锅的主要食材,至今仍是川渝火锅中销量最大的菜品之一。毛肚除了作涮烫菜品之外,也有烧、炖、卤、凉拌等做法。

三、毛肚是什么动物身上的?那个部位?

毛肚,是指牛的瓣胃,也称百叶肚,俗称牛百叶。 毛肚分两种,吃饲料长大的牛百叶发黄,吃粮食庄稼长大的牛百叶发黑。白色的牛百叶是漂过的,属于冷冻食品。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

扩展资料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2018年5月1日,关于重庆火锅毛肚、鸭肠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将被废止,取而代之的将是国家标准。

原重庆市卫生局于2011年10月制定并发布了《重庆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火锅毛肚》(DBS50/001-2011)、《重庆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火锅鸭肠》(DBS50/002-2011),对重庆市的食品安全和火锅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去年6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2707-2016),其中明确畜(猪、牛、羊、兔等)、禽(鸡、鸭、鹅等)宰杀加工后所得内脏(包括毛肚、鸭肠)均属标准适用范围。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后,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_毛肚

人民网 --人民健康网--毛肚鸭肠5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四、水牛毛肚的简介

重庆毛肚火锅是四川省及重庆市的汉族传统名菜,以重庆所出最为著名,属于重庆火锅中的一种,至清代中期,已盛行于市。将水牛毛肚上的杂物抖净,摊在案板上,将肚叶层层理伸,用冷水反复洗至无草味时,撕去底板的油皮,顺纹路切断,理顺摊平,切成1.5厘米宽的片,用冷水漂一下;牛肝、牛腰和牛肉等去杂洗净后均片成薄片;鸡血和鸭血分别倒入开水锅中氽一下后用刀切成长条片;鳝鱼去杂洗净后切成片;葱和蒜苗切成6厘米长的段;卷心菜洗净将叶子撕成长片;豌豆苗去老茎取嫩尖;金针菇洗净理齐;莴笋去皮切条摆好。将上述各料分盘装好,围在桌上火锅四周。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75克烧热,下入豆瓣酱炒酥,加入姜、五香料和花椒快速炒香,倒入牛肉汤烧沸后,盛入火锅中,置火上烧沸,将醪糟汁、冰糖、辣椒粉、豆豉和料酒一齐下锅,放在中火上煮开约10分钟,撇去浮沫。临吃时,将火调旺上桌,并根据食者口味加入精盐。同时,请将鳝鱼片、脑花和脊髓先下锅煮一下,其他荤素生片,随吃随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