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这样吃好,吃什么养生
冬季养生有八宜一宜保暖。冬季“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以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相当重要。 三宜防病。寒冷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使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症状加剧。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注意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四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不应少于2000—3000ml。 五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宜的活动,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绳、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不错的方法。 六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宜粥养。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为适宜。 八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阴平阳秘,阴阳调和则机体健康。
冬季养生在于“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
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吃什么食物有益健康
踏入21世纪,人类的寿命愈来愈长,除了有赖医学昌明进步,也因为人们重视养生。“吃得好,住得好,心境开朗”,自然有助身心舒泰,长命百岁。因此大家对食物的要求早已超越单纯去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还讲究营养。今时今日,话题当然要说到最有营养的食物。
2002年美国《时代周刊》专辑介绍了十大最佳营养食品,分别是番茄、菠菜、硬壳果仁、西兰花、燕麦、三文鱼、大蒜、蓝草莓、绿茶和红酒(排名不分先后)。
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日本人是亚洲区中最长寿的一群。这项殊荣当然要归功于日本人崇尚低脂肪饮食,多吃三文鱼和多喝绿茶的习惯。三文鱼的脂肪乃奥米茄3号脂肪酸,属有益的类别。而绿茶中的茶多酚则是植化物质。两者对身体同样有益,有助预防癌症及心脏病。
燕麦则含有丰富可溶性纤维,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减少血管硬化的机会。至于菠菜、西兰花均同属深绿色蔬菜,提供叶酸,协助红血球正常成长。而且又含抗氧化剂,具保护作用,能减少患上疾病的机会。另外番茄则含有胡萝卜素(包括乙型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Lycopene),同样发挥抗癌的功效及保持身体健康。
说到硬壳果仁的优点,当然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与奥米茄3号脂肪酸相似,有助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外,喝少量红酒则有助减低患上心脏病的机会。最后蒜头含有植化物质硫化丙烯(Allylic Sulfides),对保持身体健康大有帮助。
以上食品,各具特色,被选为十大最有营养食物,当然是实至名归。然而综合上述的论据后,却能归纳出食物对健康的四大基本原理。
抗氧化剂 理论科学家认为人体内有两种巨大的力量共同运作:一种是具破坏力的氧化剂,从人体内环境产生的大量氧化物,能把细胞内和细胞膜的质膜氧化,对身体不但造成破坏,也是引致癌症的前奏曲;而另一种力量却是具有保护性的抗氧化剂,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造成的损害作出预防及弥补,预防衰老及延长人类的寿命。
抗氧化剂包括我们所熟悉的维他命C、E及微量元素硒。从食物中,尤其是植物性的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均含有各种各样丰富的抗氧化剂,来满足人体的需要。
植化物质的效用 除此之外,科学家在多年前已开始研究一些名为植化物质(Phytochemicals)的元素。这些植化物质存在于天然食物当中,能预防癌症及心脏病的出现。较为人知的植化物质包括乙型胡萝卜素、黄碱素/黄酮素、靛基质、异黄酮素、番茄红素、茶多酚、蒜辣素。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分量植化物质,在人体内产生不同的效用。西兰花含有靛基质能启动酵素系统,有助抑制细胞核内的DNA免受破坏,令肿瘤细胞缩小。至于蒜头、洋葱的蒜辣素则可提升免疫能力,让酵素增加分泌,从而清理致癌物。
关于降低脂肪的原理 脂类对人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抑制某些疾病,如预防及控制冠心病,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脂肪分子的微妙效应。耳熟能详的是奥米茄3号脂肪酸,对患有血液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过高患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减少冠心病发病率。而且鱼脂亦有助改善高血压。另一种有益的脂肪乃奥米茄6号脂肪酸,存在于粟米油、豆油、葵花籽中,透过增加坏胆固醇接收体的活动,有效把循环系统中的坏胆固醇清除。然而研究却指出,过多奥米茄6号脂肪酸,即超出总热量的10%,则同时可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膳食纤维 随着精制食物的出现,人类从食物中摄取的纤维便愈愈少。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及非溶性质,前者有助降低血液胆固醇上升,后者则刺激大肠蠕动,清除废物。
由此可见,有营养的食物皆具备抗氧化剂、植化物质、奥米茄脂肪酸、或纤维的优点。只要依循此途径,自然可发掘十大最有营养食物之外的另类营养食物:
1.红米 中国人世代相传,以米粮为主食。一般而言,红米比白米营养高,因保留了米壳上的纤维。
2.橙 在众多的水果类别中,以带酸性的水果含较多维他命C,现今的营养学已一致推崇维他命C为抗氧化剂之一:
a.阻碍自由基破坏细胞,减少老化现象;b.避免防腐剂的硝酸钠及亚硝酸钠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对患癌病者大有保护作用,尤其是胃癌和食道癌;c.抑制坏胆固醇的氧化及保护好胆固醇,维持血管及心脏健康。
3.红萝卜 红萝卜内蕴藏着丰富的植化物质─乙型胡萝卜素,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表层氧化及产生异变,发挥防癌效用。
4.黄豆 黄豆价廉物美,含有的异黄酮素又能产生与雌激素荷尔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胆固醇,保护心脏,预防乳癌、前列腺癌及骨质疏松的情况。
5.菌类 众所周知,菌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提升色疫能力,有助抗癌,是值得推荐的食物。
总的来说,世上的食物有千万种之多,每一种均提供不同的营养,满足不同的需要,因此均具有其存在价值。尤其在医学上,饮食营养知识更是日新月异,不断寻求新的领域。有营养的食物固然是值得推荐,其他的也可作撰择。放眼远望,有营养的食物又岂止十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