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人急需香料、调料的种类及名称,例如大茴、花椒等,其它的我不知道,我听说有几百种,谁能说完呢?
香料,调料通常指天然植物简单加工后的辛香料,大致分成几类,像是药香类,辛香类,浓香类,怪味类,麻辣类等。一般说的香料一般家庭常用的就10来种,卤菜,酱肉等用的比较多些,大概也就20来种。
家庭一般常用的有,八角茴香也叫做大料或是八角,花椒,麻椒,干辣椒,白胡椒,黑胡椒,桂皮,自然,香叶,小茴香,芝麻,芥末,姜,葱,蒜。
酱,卤一般常用的有,肉蔻,草寇,白寇,紫蔻仁,草果,三奈,丁香,木香,甘草,陈皮,良姜,姜黄,辛庚,白芷,沙仁,肉桂,山楂,罗汉果。
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山栀子,紫苏,荆芥,天麻,枸杞子,当归,党参,杜仲,五加皮等
二、草药香料种类和用途
芳香料:1 桂皮桂树之皮,起到压制异味、增加香味的作用。2 香叶,月桂起到增香娇味作用,还有杀菌和防腐的功效。3 丁香又名子丁香可调味、制香精,并可入药和胃暖肾、降逆止呕。4 藏茴香,又叫孜然,多用于烧烤除异味、增强香气、解羊肉膻味。
苦香料:1 陈皮,柑橘果皮的干制品,起除异味、增香、提鲜、解腻的作用。2 草果,有燥湿健脾、散寒、除痰等功效,具有增香、调味的作用。3 沙姜主用于扒鸡、熏鸡的增香香料。4 砂仁,有行气、宽中、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效,除异味、、增加香气、使之味美可口。5 肉豆蔻,又称肉果,解腻、除味、增香。
三、请问香料功效
香 料 史 语
香料从字义拆解上来说,可理解为“香气调味料”。但它实际上被运用得非常广泛,自木乃伊制作时的用料、医药疗疾的药材,到祭天贡品巫祀驱盅的物品,均能证明人们对香料的喜爱和重视。
中国早在《周礼》,离骚中就已有用香料烹饪的记载,秦汉以后,香料的运用更为广泛,品种由于海外的引进也变得更为丰富,如胡菜、迷迭香、月桂叶等。直至目前中国各地的传统菜肴中,常用的香料已多达百余种。
欧美国家在运用香料的历史上,早在古罗马希腊时代就有史迹古籍可考。《圣经》中多处记载肉桂、大蒜、洋葱、丁香、乳香、没香等香料。
各种香料虽特质各异,但皆含有醇、酚、酮等挥发性化合物,品种繁盛外,也发展出多味混合的香料配方,并有独到的配比心得,群龙有首,即在多样有机排列组合下,每一种香料在不同分量比重的混合中,亦产生了风味迥异的变化,而如何达到和谐从而衬菜提味,就需累积数代传承的经验了。
进入香料世界犹如游览一个世界博览会,透过方字,想象着一个种子如何的流浪,想象着古老世纪的人们,又为何因着那一点馨香的诱惑,挑起天数的征伐战乱?还有那才子佳人怎么恃着气味的记忆,追索前世今生的爱恋,一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书中所说:迷迭香啊!是能帮助你回想的线索。
香料定义为“主要用于调味的何何脱水植物”,包括热带芳香族化合物(胡椒、肉桂、丁香等),叶状草本植物(罗勒、薄荷类、墨角兰等),香料籽(芝麻、罂粟、芥末等)以及脱水蔬菜(洋葱、大蒜等),混合类如咖喱、辣椒粉也都是香料的一部分。
过去“香料”只是指热带芳香族化合物,而“草本植物”是指温带地区植物的特殊叶子以及种子。香料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如花(丁香、番红花)或者果实(小豆蔻、辣椒)或浆果(黑胡椒、杜松)或籽类(大茴香、香菜、芹菜),胡荽茎类(姜、黄姜)或根类(当归、山葵、独活草)或叶子(月桂叶、薄荷叶、墨角兰)或核(肉豆蔻)或假种皮(权杖)或皮(肉桂)或球茎类(大蒜、洋葱)或任何香料植物的其他部分。
香料的乐趣在于巧炒多变的运用,它本身的作用是加强菜肴的风味,而不是要抢去食物本身的特色。如何正确的保存和使用,才能让香料保持新鲜的味道,并发挥它最大的功用?参阅此手册后,您要会体到到,只有充分了解香料、才能煮最出色的香味全的食物。
第一部 辛香料气味浓烈辛辣的辛香料,取自植物的果实、花、花苞、根茎、树皮。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药、扶锱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这些辛香调料不仅能为食品加香增味,更有不可替代的食疗作用,尤其对许多疾病都有意想不到的良好防治效果
四、各种调味料的作用,一一列出,谢谢!!!
(一)液体味料
酱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
沙拉油:常见的烹调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点。
麻油(香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酱:红辣椒磨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
芝麻酱:本身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
蕃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
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二)固体味料
盐(低钠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
糖: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
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
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
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
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
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
(三)辛香料
葱:常用于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花椒:亦称川椒,常用来红烧及卤。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
胡椒:辛辣中带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胡椒较温和,黑胡椒味则较重。
八角:又称大茴香,常用于红烧及卤。香气极浓,宜酌量使用。
干辣椒:可去腻、膻味。将籽去除,以油爆炒时,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
红葱头:可增香。切碎爆香时,应注意火候,若炒得过焦,则会有苦味。
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陈皮等香料,味浓,宜酌量使用。
鱼露
鱼露除咸味外,还带有鱼类的鲜味。故潮州菜烹制菜肴,厨师多喜欢用鱼露,而不用食盐。
鱼露于清代中叶始创于澄海县。制作的主要原料大多为公鱼和食盐。先将公鱼拌入食盐腌制,
经一年以上时间至公鱼腐化,再加进盐水进行水浴保温约15天便成鲑,再经过一个星期浸渍,
滤去渣质便成色呈猪红色的味道鲜美香醇的鱼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