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蝎子能治病么?
蝎子内含有蝎毒蛋白,其主要成分包含了是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及能使心脏、血管收缩的毒素等多种毒素,毒性很强,尤其是对于昆虫来说,是足以致命的.
但同时,蝎子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中医讲究以毒攻毒, 没错.良药苦口呀.为了治病忍了吧.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没有副作用,极个别人有过敏反应。蝎子现在城市饭店,酒店有用蝎子做菜膳食的。
二、全蝎的作用有哪些?
全蝎治痉挛抽搐:
全蝎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用治各种原因之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即止痉散(《经验方》);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钩藤、 天麻等 清热、息风药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 党参、 白术、天麻等益气 健脾药同用;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若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广州 中医学院《方剂学》);或与蜈蚣、钩藤、 朱砂等配伍,如摄风散(《证治准绳》);治疗风中经络,口眼?斜,可与白 僵蚕、白附子等同用,如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全蝎治风湿顽痹:
全蝎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用全蝎配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温酒送服,对减轻疼痛有效,如全蝎末方(《仁斋直指方》);临床亦常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全蝎治顽固性偏正头痛:
全蝎搜风通络止痛之效较强,用治偏正头痛,单味研末吞服即有效;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蚕等同用,则其效更佳。
全蝎治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全蝎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多作外敷用。如《本草纲目》引《澹寮方》用全蝎、栀子,麻油煎黑去渣,入黄蜡为膏外敷,治疗诸疮肿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以该品焙焦,黄酒下,消颌下肿硬;《经验方》小金散,以该品配马钱子、 半夏、 五灵脂等,共为细末,制成片剂用,治流痰、瘰疬、瘿瘤等证。
三、蝎子该怎么吃?吃蝎子对身体有什么作用?什么人不宜吃蝎子?
蝎子可以泡酒、油炸、煲汤(请经过安全处理后)
蝎子体内含有蝎毒抗癌多肽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7种,微量笑知锋元素14种,具有协调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好处。
还有增强细胞活力的功能,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乙肝、胃炎、肾碰晌炎、皮肤病猛唯及肝癌等多种疑难杂症均显示出独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禁忌人群:久病体虚人群不宜食用蝎子。《本草经疏》:似中风及小儿慢脾风,病属于虚,法咸忌之。
扩展资料:
如何安全的食用蝎子
1、绝对不能直接拿来生吃或简单的水煮后就食用,一次大量食用更要禁止,因为食入的量大,中毒也更加严重。
2吃蝎子要把蝎子的尾针去掉,加工前也要将蝎放入冷水中浸泡、洗净,再放入干净的沸水中煮。水沸时,加入蝎,然后再加入适量的凉水,继续加热,待水再沸起来的时候捞出,晒干即可。
参考资料:凤凰网-炸蝎子
蝎子的吃法:
1.油炸法: 1. 活蝎子100克,红尖椒2个,百里香1根,姜片,葱段,精盐,胡椒粒各少许,香油500克. 制作: 将蝎子洗净,下入开水锅中,加入百里香,胡椒粒,精盐,姜,葱,尖椒,盖好煮10分. 2, 活蝎子250 克,盐水,花生油. 制作:1)把蝎子放入锅内用吵隐禅文火煮3―4 小时,煮至蝎身僵直,捞出沥水备用.2)油锅烧至四成热,放人蝎子炸至表皮蓬松呈金黄色,捞出装盘即成.可以撒些椒盐.
2.炖法: 1,蝎子炖赤小豆昆布汤:活蝎子50克,赤小豆50克,昆布40克,田七15克,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 烹制:蝎子用胶袋盛放,倒入热水烫死后,洗净;赤小豆,昆布洗净,稍浸泡;田七打碎;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约3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3.泡酒法:把蝎子洗干净直接泡在45度以下38度以上的酒里,最好是清酒. 用白酒浸制的蝎酒,具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常饮蝎酒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并有抗癌效力.
全蝎甘、辛、平、有毒,入肝经;有祛风、定惊、镇痉之功用;主治口眼歪斜,风湿麻痹,痉挛抽搐,破伤风,恶疮肿毒(外用)等症。 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疾病、脚气;另外,还是治疗肾炎、血管硬化、乙肝、癌症等疑难病的要药。
久病体虚的患者不宜吃蝎子,因为蝎子属于药物中的一种,并不属于补品,吃蝎子应该对症下药,否则会拖延病情,对患者的恢升尘复是非常不利的。
扩展资料:
我国有记录的有东亚钳蝎、条斑钳蝎、海南双针蝎、大理石纹狼蝎、中华狼蝎、藏蝎、辽克尔蝎等。
斑蝎主要分布于台湾省;藏蝎分布于西藏和四川西部;辽克尔蝎分布于中部各省和台湾省;东亚钳蝎亦称马氏钳蝎,在我国分布最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均有分布,其中河南、河北、山东最多,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分布。
野生蝎产量最多的是河南、河北两省,山东已经入不敷出。山西蝎、陕西蝎、甘肃蝎、还有宁夏蝎子、陆续补进。其中河北全蝎尤携扰为出名,是各大药材市场价格之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蝎子
吃蝎子对身体非常好,不仅有良好的去凤、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而且对
於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均有疗效。 但是,有言在先! 蝎子虽然可以制成中药,但当它们用于治疗疾病时也必须经过专门的泡制、制成药物才可以使用,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绝对不能直接拿来生吃或简单的水煮后就食用,一次大量食用更要禁止,因为食入的量大,中毒也更加严重。
另外,蝎子身上可能有寄生虫,必须通过专门的手段将寄生虫杀死后才能用于药物,而食用没有特制的原物很有可能引起寄生虫病。 医生提醒,虽然蝎毒可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目前还处于研究当中,也不能用于治疗病人,所以大家不可乱用、乱吃,以免引起中毒身亡的悲剧事件。 蝎森激凳子有很多吃法,最常见的是”油炸蝎子“此旅。 下面介绍几种吃法:
1. 炸蝎子:
原料:蝎子100克,红尖椒2个,百里香1根,姜片、葱段、精盐、胡椒粒各少许,香油500克。 制作:
1、将蝎子洗净,下入开水锅中,加入百里香、胡椒粒、精盐、姜、葱、尖椒,盖好煮10分. 方法二
原料:
1.主料:蝎子250 克2.调料:盐水、花生油。
做法:
1.把蝎子放入锅内用文火煮3―4 小时,煮至蝎身僵直,捞出沥水备用。 2.油锅烧至四成热,放人蝎子炸至表皮蓬松呈金黄色,捞出装盘即成。可以撒些椒盐,又是另一种味道了。
2. 蝎子炖赤小豆昆布汤:
原料:蝎子50克、赤小豆50克、昆布40克、田七15克、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 烹制:蝎子用胶袋盛放铅哗,倒入热水烫后,洗净;赤小豆、昆布洗净,稍浸泡;田七打碎;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约3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3. 萝卜瘦肉炖蝎子:
把蝎子用清水洗净。 将青、红萝卜,瘦肉,蝎子放入炖盅,加进清水或汤,加盖用慢火炖1.5小时即可。
烧熟了吃还是做成汤吃营养更好,烧菜也可以。就看你的手艺。配菜以性平(温)、味甘、为佳。如枸杞、莲藕、白菜、鸡肉、茯苓、冬菇、虫草、猪肉、乌龟等等。泡酒也是。
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在我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15余种,统称东亚钳蝎。 山东省主产于沂蒙山区,又称“沂蒙全蝎”。沂源县钳蝎因产量高、质量好,经中国科学院检验“毒力为全国之首”而驰名。 全蝎食用、药用历史悠久。钳蝎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Buthotoxin),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 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等病。全蝎也是一种高档美味佳肴,营养丰富,食之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能,备受中外宾客青睐。 钳蝎的药用精华主要在于蝎毒,蝎毒的研究日益为各国科学家重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蝎毒具有两大毒素,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它在神经分子,分子免疫,分子进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欧美一些国家已把蝎毒制剂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并计划生产。蝎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癌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以及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各种病毒均有预防和抑制作用。可以预料蝎毒将会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挥巨大作用。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测定:沂蒙钳蝎蝎毒中含有毒性蛋白、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蛋白量的75%。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每千克体重1.6毫克(雄鼠)和1.4毫克(雌鼠)小于或等于2.0mg/kg。 【英文名】 SCORPIO 【来源】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敏岩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 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 对短小的螯肢及1 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 对,均为7 节,末端各具2 爪钩;前腹部由 7节组成,第七节色深,背甲上有5 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 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桥败御气微腥,味咸。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研末入丸、散,每次0.5-1g;蝎尾用量为全蝎的1/3。外用:适量,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沸保锷肿愠槌浮 2.《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 3.《本草会编》: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 4.《纲目》:治大人^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5.《本草正》:开风痰。枯裤 6.《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7.《山东中草药手册》:息风通络,镇痉。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8.《本草衍义》: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 9.《纲目》: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10.《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 11.张寿颐:蝎乃毒虫,味辛。其能治风者,盖亦以善于走窜之故,则风淫可祛,而湿痹可利。若内动之风,宜静不宜动,似非此大毒之虫所可妄试。然古人恒用以治大人风涎、小儿惊G者,良以内风暴动,及幼科风G,皆挟痰浊上升,必降气开痰,始可暂平其焰。观古方多用蝎尾,盖以此虫之力,全在于尾,性情下行,且药肆中此物皆以盐渍,则盐亦润下,正与气血上菀之病情针锋相对。入煎剂轻者三尾,重用至四、五尾,亦有入丸散用者,则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