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累点也不愿意跟婆婆同住,这大概是很多年轻一代人的想法了,毕竟时代发展了,之前的大家族一起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人更喜欢有边界感的相处方式。
我有个朋友,她婆婆可奇葩,有事没事总是喜欢翻他的包,要不就是看看她最近买什么护肤品没有,就算是包里有个小梳子,她婆婆也会拿出来用一用,仿佛放进她包里的所有东西,都特别有价值似的。
大概是因为之前时代里,婆婆都是很厉害的吧,她们对媳妇儿吆五喝六,把自己曾经受过的苦,想要强加给自己的儿媳妇,但这个时代完全不允许如此了,每个人都想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而不是一大家人掺和在一起。
现在分析下,不跟婆婆住的心理,其实我也是那个不愿意跟婆婆同住的媳妇儿:
首先:夫妻之间吵架,总是有顾忌
特别是结婚不久的夫妻,可能有很多甜蜜的瞬间,也可能有三观磨合的瞬间,家里有老人,就总感觉多了好几双眼睛,你作什么都要想东想西的。
夫妻之间过日子,有甜蜜就一定有负担,倘若不能痛快的交流,那么矛盾毕竟越积越深刻,倘若老人也没有一些边界感,还会参与到小两口的争吵中,那个感觉别提多酸爽了。
我和我老公吵架,每次都是等到大家都睡了,才敢放开吵,可是更多时候,是不吵,就冷战,把矛盾积攒着,这样的情况下,时不时就会有一场大的战争。
其次,和婆婆住在一起,在教育孩子上总有分歧,不够生气的。
前段时间热播的《安家》,海清饰演的宫蓓蓓,她和老公生了两个孩子,让公婆帮忙带孩子,可公婆带娃各种宠,吃着饭看着电视,要不就说喂饭吃得多,有些甚至孩子跑着自己喂着。
其实还不止是这些,比如孩子能不能吃薯片、方便面等不太健康的零食,要不要穿纸尿裤,什么时候添加辅食,要不要吃有盐的食物,等等,住在一起,就像一锅粥。
据我和朋友聊天发现,几乎所有的在刚生下孩子时候,都跟自己婆婆斗过嘴,有些甚至有很严重的争吵,就算是亲妈也是会有矛盾,只不过亲妈一般不记仇而已。
第三,最底层的问题,还是三观不一致
年轻人是向上的,是源源不断在往内吸收东西,可老人不同,他们很难改变,并且也认为自己改不了,尽管有了孩子的我们,跟孩子比起来,已经算是思维固化了,可是老年人更是如此。
现在的人追求更多的是自由和科学,可老人更喜欢跟着经验走,过惯了苦日子,就什么都不舍得扔,还总是把外边的东西,往家里拿,弄得家里乱七八糟的,超不整洁的。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追求的东西,和老人住在一起注定会有矛盾,如果有条件,就分开住,不是说跟父母之间,最好留有一碗汤的距离吗。
有距离才会有边界,才会有亲切感,天天在一起,反而容易彼此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