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健康养生

吃鸡蛋的好处跟坏处?

2024年10月20日 21:02:051

一、吃鸡蛋的好处跟坏处?

理由1:健脑益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可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

理由2: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有修复作用。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还可促进细胞再生,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加代谢和免疫功能。

理由3:防止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理由4:预防癌症

鸡蛋中的维生素B2可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鸡蛋中的硒、锌也具有防癌作用。

理由5:延缓衰老

人们称鸡蛋为“理想的营养库”,原因在于它含有人体中几乎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

误区1:常吃会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细腻,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还可释放胆碱,它可以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2:生吃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因为生鸡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误区3 :产妇多吃鸡蛋好处多

怎么会呢?产妇分娩,体力消耗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也随之降低。大量食用鸡蛋反倒增加肝、肾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过多摄入还对人体毒害较大,会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4: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

不会。蛋壳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的色素沉积而成。据实验证明,同等条件下喂养的鸡,产下的红壳蛋和白壳蛋所含营养成分完全一致。

误区5:茶叶蛋味美健康

不对。刚煮好的茶叶蛋味香,不假。但实际上,茶叶蛋含酸化物质,与鸡蛋的铁元素结合容易刺激胃肠,以至影响消化。

误区6:“功能鸡蛋”会更好

正确食法应该是缺什么吃什么。市面上富含锌、碘、硒、钙等各种“功能鸡蛋”的问世让世人看花了眼。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选择功能鸡蛋要有针对性。

聪明吃鸡蛋

鸡蛋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生吃为40%。

二、经常吃鸡蛋有什么危害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在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青年和中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每天吃2個雞蛋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多的人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和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1~2個雞蛋。

專家強調:過多吃雞蛋有害無益。首先,雞蛋中含大量膽固醇,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膽固醇含量過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吃雞蛋過多,還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患有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血脂高、脂肪肝的患者,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小孩都不宜多食雞蛋。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採納為答案”。

三、多吃鸡蛋好不好?

鸡蛋能为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重要的微量元素。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0%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1、1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6%的维生素B9、8%的维生素B12。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鸡蛋应是饮食的重要成分,鸡蛋很容易烹饪、咀嚼和消化,而且价格很便宜。吃鸡蛋实际上没有浪费,因为鸡蛋皮的重量微不足道。鸡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烹饪,它几乎适合于做成一切形式的食品,无论甜的还是咸的,如调味剂、面条、蛋糕、布丁、蛋白酥、饼、饼干、冰激凌和餐后甜食等。鸡蛋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四、鸡蛋吃多了对人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鸡蛋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中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儿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但对孩子来说,并非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也只能将少蛋黄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渐加至0.5~1个。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肠负担不了,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另外,鸡蛋还具有发酵特性,儿童的皮肤如有生疮化脓,吃了鸡蛋会使病情加剧。 还有的家长喜欢用开水冲鸡蛋加糖给孩子吃,由于鸡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不能完全被烫死,因而容易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如果鸡蛋中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儿童会因此而患伤寒或肠炎;如鸡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则表现为急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只有几小时,起病急,病程持续1~2天,症状为呕吐、腹泻,年长诉腹痛严重,伴有高热,疲乏等。此外,民间有“生鸡蛋治疗小儿便秘”的说法,事实上,这样做不仅治不了便秘,还会发生“弓形虫”感染。这种病发病较急,全身各器官几乎均会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关节疼痛、脑炎、脑膜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小儿体内各种脏器都很娇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官,其粘膜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经不起强烈的刺激。对小儿而言,鸡蛋是一种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认为吃得越多越好。给孩子吃鸡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为好,不宜用开水冲鸡蛋,更不能给孩子吃生鸡蛋。 日本的营养学研究人员经过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以上鸡蛋的女性 可能会比每周吃1~2个鸡蛋的女性短命,虽然这一结论对那些已经习惯了每天吃一 个鸡蛋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 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的中村康幸博士带领的小组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这项研究, 他们搜集到了9300个日本人的健康调查报告,这些报告中记载了他们每日所吃的食 物,以及血压、心脏、血粘度等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女性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很少吃鸡蛋的女性 足足高3倍,她们因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几率比每周吃 1~2个鸡蛋的人高出22%,而每天吃两个以上鸡蛋的女性死亡几率则更高。 但是,美国医学界对中村康幸这一研究成果表示质疑,认为一个蛋黄中所含的 胆固醇只能满足普通成年人每天三分之二的营养需要,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健康 根本没有危害。但中村康幸坚持认为,鸡蛋食用量对亚洲女性、特别是日本女性的 健康的确有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对此研究尚无定论,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 肯定也不是件好事。 =============================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之一,但吃鸡蛋也有很多学问: 红蛋与白蛋:由于红壳蛋色泽红润,因此有人认为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蛋壳的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时色素沉积在蛋壳中形成的,颜色因产蛋鸡的种类而异。科学家的实验还证明,把产红壳蛋和产白壳蛋的两种鸡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产下的鸡蛋营养成分是一致的。 生吃与熟吃: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不然。生鸡蛋中含有一种物质,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生鸡蛋内可能寄生危害人体的病菌,如果生吃会导致疾病。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吃未煮熟的鸡蛋或在饮料中加生鸡蛋,能导致食物中毒。应该避免食用未煮的鸡蛋做成的食品,包括蛋黄酱等。为了确保安全,煎鸡蛋不应单煎一面,而应翻过来再煎另一面,以确保杀死所有的细菌。 鸡蛋与豆浆:为增加营养,有人用豆浆冲鸡蛋食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豆浆中含有胰蛋白结合,便形成一种难于被人吸收的蛋白质物质,它会大大降低鸡蛋和豆浆的营养。 鸡蛋与胆固醇:因为鸡蛋中含胆固醇比较多,使一些人不敢问津。其实各种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功能障碍所致。人体内70%的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的,即使所吃的食品中完全不含胆固醇,肝脏也会自行合成。鸡蛋的营养比较全,中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对健康有益无害。 鸡蛋与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较多的谷氨酸和氯化钠,会生成谷氨酸钠,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鸡蛋有自然的鲜味。如果炒鸡蛋时再加入味精,反而使味道不佳。